修养

书籍: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7 10:51:43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山西人民出版社《当代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大辞典》第358页(663字)

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文学艺术以至技艺等方面所进行的长期的自我锻炼以及由此所达到的一定程度和水平。

广义的修养包括政治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文化艺术修养等。狭义的修养一般特指道德修养,是人们在道德品质方面所进行的自觉的自我锻炼及其达到的水平。包含两层含义:1.指人们按照一定道德原则规范所进行的动态的学习、体验、对照、自查、反省等心理活动和客观实践活动。

2.指人们已形成的静态的品质、情操和道德境界。从实质上看,道德修养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两种或多种对立道德势力的冲突和斗争在人们内心的反映,是社会道德要求与修养者道德水平之间、低下的道德品质与高尚的道德品质之间激烈斗争的过程。中国古代伦理学家十分重视修养,认为修养的目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养的标准是“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修养的方法有“居敬”“穷理”“内省”“自讼”“省察”“主静”“养心”“养气”等。

这些认识既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也包含着一些合理的、有价值的成分。克思主义伦理学批判继承了历史上一切合理的和有价值的道德修养理论,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道德修养的目的是把自己锻炼成为具有高度政治思想觉悟和高尚情操的一代新人;道德修养的标准是形成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学习、省察、克制、积善、慎独等是道德修养行之有效的方法。道德修养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不断反复、曲折前进、永无止境的过程,人们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

上一篇:修身 下一篇:义利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