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
书籍:诸子百家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7 17:14:15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辽宁人民出版社《诸子百家大辞典》第941页(547字)
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虞舜时期,我国学校的萌芽。
据许慎《说文》中讲:“庠”字是由“广”和“羊”两部分构成,“广”即房舍的意思;“羊”即牛羊的羊。在原始社会的中后期,人类已经由狩猎、采集为主的不定居生活,进入了以饲养、种植为主的定居生活。“庠”在原始公社的最初含义,就是饲养牛羊等牲畜的场所。由于原始社会有敬养老人的风俗习惯,这项工作是由老年人担任的,他们一面负责饲养牛羊等牲畜,一面兼管照顾儿童,久而久之,“庠”就由单纯饲养牛羊的场所演变为敬养老人和教育儿童兼而有之的机构。
《孟子》曰:“庠者,养也。”据古籍记载,夏朝有“上庠”与“下庠”之分,说明夏庠已经有了明显的阶级性与等级性。到商代,“庠”的教育意义更突出,商庠是以养老为号召,进而实施教化的一种社会教育机构。西周时期,“庠”是设在“乡”或“党”这种地方行政区域中的地方学校。
据《周礼》记载:“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塾。”《礼记·学记》记载:“家有塾,党有庠,术(遂)有序,国有学。”《孟子·滕文公上》明确记载中国古代学校的体制,“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后世将庠序合而言之,意谓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