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体制

书籍:苏联农业经济学词典 更新时间:2018-11-28 03:01:59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国农业出版社《苏联农业经济学词典》第303页(991字)

农业管理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包括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制约的畜牧-兽医、技术和组织方面的各项措施。畜牧业体制可反映出依据当地生产-经济条件所实行的生产专业化情况和繁殖、饲养家畜的方法。畜牧业体制的宗旨是,在稳定地扩大再生产、用最少的劳动和货币-物资消耗增加单位农业用地上产品产量的基础上,更充分地满足居民的需求。

畜牧业体制包括:

1.根据参与区域分工和满足全国与本地居民对畜产品需要以及加工企业对原料需要的情况,选择和从经济上论证本地区发展畜牧业专业化和各生产单位生产专业化,确定适宜的畜牧业集约化水平;

2.对专业化畜牧业部门和本地区专业化部门的牲畜品种进行经济评价;

3.为提高牲畜的遗传潜力并使其适应工业工艺要求而组织育种工作和进行育种的方法;保持畜群的合理结构和进行再生产的组织-经济条件;

4.饲料生产工业化体系,包括饲料的工业加工、调制、防腐和浓缩等;

5.根据可用天然草场和牧场的状况,选择饲养牲畜方式的技术-经济依据;

6.关于饲养牲畜方法和工艺、建立适宜规模的畜牧综合体的技术-经济依据;

7.为保证繁重劳动过程的全盘机械化和降低单位产品的单位消耗,确定畜牧业采用机器体系和畜舍与设备的类型的技术-经济依据;

8.组织畜牧-兽医和保健服务工作的措施;

9.拟定在畜牧业和饲料生产中发展跨单位协作和完善生产结构的远景计划,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生产劳动的公有化水平,完善本地区的生产组织;

10.均衡地发展加工工业;充分利用肉奶工业的废料满足畜牧业的需要。

始终不渝地推广合理的畜牧业体制,是实现党和政府提出的增加畜产品生产的任务所必需的条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