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研究在中国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企业文化辞典》第66页(1208字)
我国对企业文化理论的研究是从1985年以后开始的。
西方企业文化概念传入我国以后,很快引起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近年来,已经形成一个企业文化的研究热潮。
1985年至1986年,美国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几本重要着作在我国翻译出版,从此开始,西方企业文化概念及其初步理论形态被介绍到我国。
这时翻译出版的着作有《美国企业精神》、《创造卓越》、《成功之路》、《Z理论》、《赢得优势》。1987年至1989年,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另外几本着作又相继翻译出版。
如《企业文化》、《日本的管理艺术》、《A战略——人与效益的关系》、《企业文化与领导》等。至此,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完整理论形态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所认识。
1985年至1987年,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人士开始探讨企业文化这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并陆续发表了一批文章,主要是介绍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沿海省份的一些企业着手建立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并在企业内部设置企业文化部。一些省市蕴酿成立企业文化协会,创办企业文化杂志。
到了1988年,开始出版我国理论界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书,如中国展望出版社出版的许晨着的《企业形象:企业的魅力所在》就是一本较早的关于这方面的着作。
到1989年,则出版了一批关于企业文化方面的书,如段国三等主编的《企业文化》,印国有主编的《企业文化:走出管理的困境》,杨张乔、郑智强编的《企业形象的社会扩张:企业文化的一种新视角》,徐艳梅、孙中柱着的《企业文化:管理之魂》,王载珏主编的《企业文化建设》等等一共十多本书。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广东、山东、深圳等省市的企业文化协会成立,并创办了有关企业文化杂志,如深圳的《企业文化》等。在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的主持下,召开了几次全国性的企业文化理论讨论会,如1988年的北京和大连企业文化讨论会等。
至此,我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进入热潮。
企业文化热在我国的兴起,首先是同国际背景相关的。新技术革命的兴起,生产结构转型已成为国际性面临的课题。竞争的激烈和势态日趋明朗,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和观念的更新,进而也推动了管理的革命、其次,从国内背景看,企业文化的兴起不是偶然的,而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是“两个文明”一起抓的需要。
但是,就目前研究工作看,由于我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起步晚,商品经济又不发达,所以我国企业文化理论尚处在一个形成阶段,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比较系统的有影响的论述企业文化的专着还没有问世。第二,在企业文化本质的认同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
第三,对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原则、途径和方法还比较模糊,没有形成明晰的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