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32:3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7页(1075字)

【生卒】:779—831

【介绍】:

字微之,河南(今河南洛阳市)人。

他出身衰落的官僚家族,家境清苦,幼而好学,九岁能文,十五岁考取明经科,廿五岁中进士,任秘书省校书郎,二十八岁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名列前矛,任左拾遗,又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遭贬斥达十年之久。这十年对元稹的诗歌创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此后,元稹转而依附宦官,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拜武昌军节度使,暴卒于任所。

元稹的创作和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他的许多作品,谱入弦歌,传播宫禁,当时称为元才子。作品以讽谕诗最着名;《织女词》、《田家词》注重反映劳动人民的疾苦;《连昌宫词》揭露宫廷腐化,是一篇及时的讽谏之作。元稹的小说《莺莺传》是唐代爱情小说中最负盛名的作品,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元稹的着作,今存《元氏长庆集》六十卷,《补遗》六卷。

《新唐书》卷一七四有传。

元稹与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元稹的《叙诗寄乐天书》、《乐府古题序》等对新乐府创作理论作了精辟的阐述,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意义。元稹论诗,以风雅比兴为准绳。

他对自己的着作,最推重“稍存寄兴”的讽谕诗,轻视“既无六义”的律诗。元稹创作讽谕诗有明确的目的,他自述孩提时代起对于社会政治腐败、剥削严重的现象就十分不满,后来“独于书传中初习理乱萌渐,心体悸震,若不可活,思欲发之久矣”(《叙诗寄乐天书》)。

他又受到陈子昂杜甫的启发,于是创作讽谕诗,以求对国事民生发生作用。

元稹还总结诗歌创作的历史经验,提出讽谕诗创作的基本原则:“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沿袭古题,唱和重复,于文或有短长,于义咸为赘賸。尚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焉!”(《乐府古题序》)他还赞扬杜甫创作采用的“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方法。这些构成新乐府创作的理论基础。元稹重视诗歌的内容,对单纯追求辞藻华美的南朝诗文予以尖锐批评,他说:“宋齐之间,教失根本……意义格力无取焉。陵迟至于梁陈,淫艳刻饰佻巧小碎之词剧,又宋齐之所不取也。”(《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元稹对前代诗人最推重杜甫,他特别指出杜甫兼取众长与独创精神。

他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古旁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同上)元稹在《酬孝甫见赠十首》中赞美杜甫“怜渠直道当时语,不着心源傍古人”。这是对杜甫的赞叹,也是元稹自己吸取古人经验,创作新乐府诗歌的体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