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亿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33:4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66页(774字)

【生卒】:974—1020

【介绍】:

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

自幼聪颖,七岁能文,十一岁宋太宗诏试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年间(990-994)赐进士及第,迁光禄寺丞。真宗时两度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终官工部侍郎。

与同僚钱惟演、刘筠以诗相唱和,辑钱、刘等十七人唱和诗,编成《西昆酬唱集》。

着述仅存《武夷新集》,余尽散佚。《宋史》卷三〇五有传。

杨亿是宫廷文学侍臣,适应宋初政治形势和统治者的需要,承袭晚唐、五代余风,在诗歌创作中粉饰升平,歌功颂德,形成了以他和钱惟演、刘筠为核心的西昆体诗风。欧阳修《六一诗话》指出:“自杨、刘唱和,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谓西昆体。”西昆体诗歌内容空虚贫乏,形式上追求辞藻、典故、音韵,曾风靡一时,给宋初诗坛带来极坏影响。

杨亿是西昆体的倡导者,他以学习晚唐李商隐相标榜,贬斥杜甫韩愈

赞扬李诗“包蕴密致,演绎平畅,味无穷而炙愈出,钻弥坚而酌不竭,使学者少窥其一斑,若涤肠而洗骨。”(葛立芳《韵语阳秋》)把杜甫视为“村夫子”(刘攽《中山诗话》)。他醉心于李商隐的形式美,而忽略其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的思想内容。他反对用诗歌讽刺时政、抒发作者的怨愤。

《温州聂从事云堂集序》说:“若乃《国风》之作,骚人之辞,风刺之所生,忧思之所积,犹防决川泄,流荡而忘返,絃急柱促,掩抑而不平。今夫聂君之诗,恬愉优柔,无有怨谤,吟咏情性,宣导王泽,其所谓越风骚而近二雅,若西汉中和乐职之作者乎!”他为自编《西昆酬唱集》作序,表明他在创作上追求“雕章丽句,脍炙人口”;写作方法则采取“历览遗编,研味前作;挹其芳润,发于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劘。”实际上他走的是一条形式模拟的道路,无论在创作或理论上,都缺乏积极意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