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46:4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169页(1003字)

【生卒】:1794—1857

【介绍】:

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

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历任内阁中书、江苏东台、兴化县知县,官至高邮州知州。在外侮日逼的形势下,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着名主张,重视学习外国资本主义的先进科学技术,要求发展工业,抵抗外国侵略。反对清政府的闭关自守,对外国一无所知,对新事物一概排斥的愚蠢政策。是这一时期较早放眼世界的先进中国人之一、近代的启蒙思想家

他也以文着名,诗近千首,自称是“应笑十诗九山水”,大都以画入诗,洋溢着对祖国山川的热爱之情。还有一部分是反映现实社会时事的政治诗,比较含蓄深沉,堪称为鸦片战争的史诗,充满爱国精神。他的散文直抒己见,经世致用,感时愤世之作甚多,与桐城派古文对立,对后来的新体散文有示范的作用。着有《圣武记》、《古微堂文集》、《古微堂诗集》、《清夜斋诗稿》等,后辑为《魏源集》出版。

他与龚自珍、林则徐等为友,同属“通经致用”的今文学派,主张变法图强,改革政治。在他选编的《皇朝经世文编》中,提出一个与桐城派的《古文辞类纂》和文选派的《骈体文钞》迥然不同的选文标准——“经世致用”。强调文章要反映社会的实际问题,要对改革政治、社会有利,注意文章的社会作用。

他在《定盦文录序》中还说:“夫忽然得之者,地不能囿,天不能嬗,父兄师友不能佑。其道常主于逆,小者逆谣俗,逆风土,大者逆运会,所逆愈甚,则所复愈大,大则复于古,古则复于本。”冲破传统文学的清规戒律,解放思想,提倡创作的独创性。而他所谓的“复于古”,是指这种独创性要继承先秦时期的现实主义传统,为变法图强服务。

这样的“托古改制”手段,虽然表现了他“复古”的局限,但比起泥古不化的保守思想还是有所进步。

他在《诗比兴笺序》中,反对“专取藻翰”、“专诂名象”、“专揣于音节风调”,均“不问诗人所言何志”的作风,仍然主张“诗以言志”。并认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词不可径也,故有曲而达,情不可激也,故有譬而喻焉。”力主恢复比兴的手法,诗词要有寄托,有含蓄,以引起读者的深思。这对增强作品的艺术美感,发挥其社会作用也是有益的。

上一篇:曾国藩 下一篇:龚自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