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闿运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09:47:1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179页(806字)

【生卒】:1832—1916

【介绍】:

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湖南湘潭人。

咸丰七年(1857)举人,后特授翰林院检讨,复加侍讲衔。早年曾为曾国藩的幕宾,又专门从事教育,在成都、长沙、南昌等地讲学,归家后于湘绮楼中着书立说,一时号曰“儒宗”。

入民国后任清史馆馆长,兼任参议院参政。好治经学,主张通经致用,于群经多有笺注,以《经子笺注》最为有名。

他的文曾被人传诵一时,名望甚高,被称为“晚主诗盟一世雄”,是晚清提倡汉魏六朝诗歌的湘湖派的首领。着有《湘军志》、《湘绮楼诗集》、《文集》等数十种,并编有《八代诗选》等。门人辑其着作为《湘绮楼全集》。

他论诗宗法八代,下及盛唐,自谓不作唐以后诗。

他在《论诗法》中就主张学诗当遍观古人之诗,盛唐以后之诗不可读,今人之诗尤不可观。认为唐以后诗大都“杂凑摹仿,中愈无主”,不如直接学唐以前古人之诗。因此,他作诗一味模拟汉魏六朝,五言古诗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他教人作诗也认为“诗则有家数,易模拟,其难在于变化。于全篇模拟中,能自运一两句,久之可一两联,久之可一两行,则自成家数矣。”(《湘绮楼论文》)要求在学古的模拟中逐步融会贯通,熟能生巧。即他所说:“尽法古人之美,一一而仿之,熔铸而出之。”(《论诗法》)通过模拟由易而难,有所“变化”,能“自运”,“自成家数”。他又认为成家“不在字模句拟,而在于得其神理。”(《湘绮楼论唐诗》)能抒所欲言,于时事有关,达到尽雅的程度。

所以,他也写了一些于时事有关的诗文,如七言古诗《圆明园》就较为有名。

他的这些主张,对于初学写诗者自有其可取之处。

但其核心仍然是崇古非今,墨守古法,引导人们向后看,力图维护诗歌的旧传统,继续为封建政治服务,走复古主义的老路,成为晚清复古派所推崇的拟古大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