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故论衡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02:1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298页(1275字)

近人章炳麟撰。

一九一〇年在日本排印出版。收入《章氏丛书》第十三至十五册。另有民间庚辰(1940)印制华西大学国学丛书本《国故论衡疏证》。《国故论衡》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论小学,共十一篇。讨论语言、音韵问题,大抵根据声韵转变的规律,探语源,明流变,考证颇为详核。

下卷论诸子学,共九篇,通论诸子哲学的流变,推崇道家,谓儒、法皆出于道家。中卷论文学,共七篇,篇名为:《文学总略》、《原经》、《明解故上》、《明解故下》、《论式》、《辨》、《正斋送》。

章炳麟的许多重要的文学观点都反映在这七篇文章中。《文学总略》总论古今人对文学一词的看法并加以总结,批评阮元的《文言说》和西欧文学理论中的强调感性特点,于是追溯到文学义界较早的主张,并以文字学为文学的基础,提出作者对文学概念的界定:“文学者,以有文字着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这种广义的文学概念,抹煞了学术着作和文学的区别,忽视了文学本身的特点。《文学总略》论诗歌和文学创作,从古文字学出发,认为“文字本以代言,其用则有独至,凡无句读文,皆文字所专属也,以是为主。故论文学者,不得以兴会神旨为上”。反对曹丕的“文气说”和王充《论衡·佚文篇》中提倡的“文德说”,把文字看得比“文气”更重要,以为治文学应推“修辞立诚”为首,考究“文气”之类只是“末务而已矣”。

《辨诗》广论一切韵文,着重阐述诗赋的流变发展。

认为诗起自民间,“兴于巷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诗歌应该抒发性情,承传《毛诗序》、钟嵘《诗品序》的观点,倡导言志抒情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此吟咏情性,古今所同,而声律调度异也。”认为诗歌创作“本情性,限辞语,则诗盛;远性情,喜杂书,则诗衰。”强调创作要有真情实感,反对大量用典。

显然,这些见解都有合理的一面,但也失之偏激。

《辨诗》中对唐代某些诗人的错误评论,即源于这种偏激的文学主张。

《辨诗》评论历代诗人诗作,极力肯定《诗经·国风》和汉魏某些作家:“独风有异,愤懑而不得铮,其辞从之,无取一通之书,数言之训,及其流风所扇,极乎王粲、曹植、阮籍、左思、刘琨、郭璞诸家,其气可以抗浮云,其诚可以比金石,终之上念国政,下悲小己。”这里肯定了诗歌应该反映现实生活,反映民生疾苦,抒发人们的悲愤。

《辨诗》从诗应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观点出发,对于曾国藩为首的封建文人提倡反动诗潮作了批评,“曾国藩自以为功,诵法江西诸家,矜其奇诡,天下鹜逐……盖自商颂以来,歌诗失纪,未有如今日者也。”《辨诗》对玄言诗、宫体诗都表示鄙夷。痛斥宫体诗:“梁简文帝初为新体,床第之言,扬于大庭,讫陈隋为俗。”《辨诗》对“建安风骨”优良的文学传统也给予肯定:“陶潜皇皇,欲变其奏,其风力终不逮。”《国故论衡》是一部学术着作,反映了作者章炳麟的文学主张,其中既有积极可取的一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对历代散文、诗赋的评价,大抵于论辩之文尊晚周,于诗赋推重汉魏而薄中唐以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