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言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4:5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381页(333字)

又称奸说。

指不合于礼义,不合于先王之道的辩说言辞。《荀子·非相》篇:“凡言不合先王,不顺礼义,谓之奸言;虽辩,君子不听。”《非十二子》篇:“辩说譬喻,齐给便刊,而不顺礼义,谓之奸说。”所谓先王,也就是圣人。荀子主张言辞辩说要师法圣人,因为“多言而类,圣人也。”(《非十二子》篇)“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儒效》篇)圣人言论多而又符合礼义,圣人是客观规律的体现者,是总理天地万物的枢要。所谓礼义,就是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

荀子极力反对奸言,要求言辞辩说(包括文学)有益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正是孔子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后来扬雄、刘勰等人倡导的“征圣”“宗经”的文学观点有重要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