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7:1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05页(969字)

指写作要有一定原因、为着一定的目的,而不能空为妄作。

语出王充《论衡·对作篇》:“是故周道不弊,则民不文薄,民不文薄,《春秋》不作,杨、墨之学不乱儒义,则孟子之传不造;韩国不小弱,法度不坏废,则韩非之书不为;高祖不辨得天下,上之计未转,则陆贾之语不奏;众事不失实,凡论不坏乱,则桓谭之论不起。故夫贤圣之兴文也,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作有益于化,化有补于正。”王充继承前人特别是扬雄、恒谭等人“尚用”的文学观点,强调文学创作应该为社会服务,有益于教化。他认为《春秋》、《孟子》、《韩非》、陆贾《新书》等都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针对一定社会问题作的,有着一定的原因,为着一定的政治目的而发的。

王充要求文学为现实服务,有劝善惩恶的作用,反对那些徒具形式,缺乏真实内容的作品:“天文人文,岂徒调笔弄墨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为自禁裁。

然则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论衡·佚文》)他认为:“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者,一章无补。”(《论衡·自记》)文学应该辨明事非、“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对作》)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他批评司马相如、扬雄的赋:“不能处定是非,辨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论衡·定贤》)王充的“为世用”的文学思想,是他文学观的核心部分,贯穿在他关于内容与形式,关于反对形式主义、复古主义等文学主张之中。在当时谶纬神学盛行的时代社会风气里,王充这种文学观点是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的。

王充的这一文学思想,对后世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发展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刘勰提出“为情而造文”(《文心雕·情采》),唐代古文运动中一部分人强调“辅时及物”,新乐府运动提倡“匡世济时”,都和王充的这一文学观点一脉相通。

王充要求文学创作“为世用”,实质也包括了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内容。《论衡·须颂》说:“国德溢炽,莫有宣褒,使圣国大汉有庸庸之名,咎在俗儒不实论也。”他认为文人就应“称颂国德”“彰汉帝于百代,使帝名如日月。”这是王充文学思想中庸俗的一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