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17:3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07页(1021字)

这是文学批评中的一种错误倾向。

语出曹丕《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在汉代有班固轻视傅毅的故实,在曹丕生活的时代,文人之间不能正确认识对方作品的价值,更为普遍,所以,曹丕说“自古而然”。魏晋时品评人物的风气盛行,在文学批评中则侧重评论具体的作家作品。

当时,“人人自谓握灵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曹植《与扬德祖书》)“闇于自见,谓己为贤。”作家自视高雅,常常以己之长轻人之短。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造成“文人相轻”错误倾向的原因,就在于批评者是从主观好恶出发,不能认识作家和作品客观上存在的差异。“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文章有各种体裁,各种风格,内容风貌、艺术特点各不相同。“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赋欲丽。”作家“引气不齐,巧拙有素”,气质、才性各异,其创作必然形成不同的风格特点。每个作家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难于兼善。因此,在曹丕看来,文学批评中那种以己之长轻人之短的态度,必然脱离作家创作的实际,是不能正确的认识作品的真正价值的。

曹丕在批评“文人相轻”的倾向时指出,文学批评的正确态度,应从作家的不同气质才性出发,从文学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审己以度人”,这就能避免“文人相轻”之累,就能公正地评价作家作品。

“文人相轻”在文学批评中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在文学批评史上,曹丕第一个提出这个问题,并作了理论的总结,这是一个新的理论贡献,受到后世文学批评家的普遍重视。刘勰在阐述正确的文学批评原则和方法时,指出“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几种批评态度都是错误的,他赞扬曹丕对“文人相轻”的批评“非虚谈也”。(《文心雕·知音》)实际上刘勰提出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以及“将阅文情,先标六观”的批评方法,正是对曹丕的文学观点的进一步的发展。可见,曹丕反对“文人相轻”的错误倾向,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有一定影响。

今天人们常说的“文人相轻”,指知识分子处理相互关系中的错误态度,已不是曹丕的原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