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变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0:5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45页(818字)

刘勰对文学继承和革新问题的论述。

《文心雕·通变》篇说:“凡赋书记,名理相因,此有常之体也;文辞气力,通变则久,此无方之数也。名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接着文章以历史上九代文学的变化为例,说明文学发展有“矩式”、“影写”等继承的一面,又有创新变化的一面,指出:“搉而论之:则黄唐淳而质,虞夏质而辨,商周丽而雅,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宋初讹而新。”认为“从质及讹,弥近弥澹”的原因,是“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要“矫讹翻浅”,必须“还宗经诰”。应该“斟酌乎质文之间,而括乎雅俗之际”。

这样,才“可与言通变矣”,即要在继承儒家经典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刘勰还就汉代文学对同类事物的声貌描写作了比较,认为这些作品“莫不相循,参伍因革”。

刘勰认为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其方法、途径应该是“先博览以精阅,总纲纪而摄契”,还要“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就是首先要广泛地浏览和精细地阅读历代佳作,抓住其中的要领,然后开拓自己的写作道路。应该结合自己的情感来继承前人,依据自己的气质才能来适应革新。要“望今制奇,参古定法”。

刘勰所说的“通变”有两层意思:一是通古变今,即继承与创新;二是通体变文,即掌握文章体裁,变化文意字辞。

总之,文章写作一定要推陈出新,不落窠臼。

“通变”一词,源于《易》。

《易·系辞上》说:“通变之谓事”,“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易·系辞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论述事物必需不断变化革新,才能发展。陆机在《文赋》中也接触到文学发展的“通变”问题,提出写作要“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刘勰继承了《易》的“通变”观,较陆机更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文学的继承与创新。这是刘勰在文学理论上的巨大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