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文破典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2:55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65页(742字)

这是裴子野对南朝宋、齐以来文学创作上浮艳文风的批评。

淫文,指当时绮靡华丽而缺少充实思想内容的文学作品;破典,指违反了儒家教的准则。语出《雕虫论》:“自是闾阎年少,贵游总角,罔不摈落六艺,吟咏情性。学者以博依为急务,谓章句为专鲁。

淫文破典,斐尔为功,无被于管絃,非止乎礼义。深心主卉木,远致极风云,其兴浮,其志弱。巧而不要,隐而不深,讨其宗途,亦有宋之〔遗〕风也。”裴子野坚持儒家传统的文学观念,强调文学应该以“王化为本”,应该“发乎情,止平礼义”,强调文学的劝美惩恶的作用,提倡六艺、章句之学。他认为《诗经》“既形四方之风,且彰君子之志”,是文学的典范。

楚骚和司相如之后,文学创作上“随声逐影”“弃指归而无执”,一味追求形式上的华丽。特别是宋、齐以来,许多文人创作内容上流连草木风云,失去深远的比兴寄托;形式上巧艳华靡,片面讲究艺术技巧。裴子野猛烈地抨击这种文风“淫文破典,斐而为功”,失去了六义的准则,违反了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规范。裴子野对南朝的浮靡的形式主义文风的批评还是中肯的。

对扭转文坛不良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裴子野固守儒家的传统文学观,从维护封建礼义道德出发,以“发乎情,止乎礼义”为标准,认为南朝宋齐以来的诗歌创作是“淫文破典”,是“乱代之征”,这就忽视了晋宋以来文学艺术的新发展,没有看到文学摆脱儒家章句之学的束缚,摆脱儒家礼义规范后而出现的新面貌。萧纲曾反驳裴子野说:“未闻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作;迟迟春日,翻学《归藏》,湛湛江水,遂同《大传》。”(《与湘东王书》)这可以看作是对裴子野文学观点保守落后方面的批评。

上一篇:滋味说 下一篇:踵事增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