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境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28:4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493页(420字)

歌意境的创造。

唐诗僧皎然《诗式》说:“取境之时,须至难至险,始见奇句。成篇之后,观其气貌,有似等闲,不思而得,此高手也。”(卷一)境,即“意境”、后人又称“境界”。取境是讲意境的创造。

《诗式》认为,意境的创造要经过艰苦险奇的过程,才能产生奇伟的诗句;而在诗成之后,其气貌自然平易,好象全不费力,不思自得,这才是写诗的高手。《诗式》认为取境决定诗歌格调高下,它说:“诗人诗思初发,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高与逸是作者崇尚的两种风格,这要由取境来决定,通过所创造的诗的意境体现出来。

皎然提出取境说,没有进行深入的论述,后来,唐代的刘禹锡、司空图,宋代的梅圣俞、严羽和清代的王夫之、王士祯等人,对取境的理论各有阐发,至近代王国维提出“境界”说,才集其大成,从理论上作了总结。虽然如此,皎然首创之功,是不可磨灭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