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时感物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31:5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17页(410字)

这是邵雍给的特性和作用所下的结论。

他在《伊川击壤集序》中说:“子夏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声成其文而谓之音。’是知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言成章则谓之诗,……,听其音,则人之志情可知之矣。

”“怀时感物”即怀时以言志、感物而抒情的意思。按说,以言志抒情来谈诗,这种认识本是不错的。但是,进而对“志”与“情”作具体解释的时候,邵雍则又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他从“万事万物皆于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身生天地后,心在天地前,天地自我出,自余何足言。

”(《自余吟》)这样一来,其所谓“志”与“情”,也就都成为与外部客观世界毫不相关的纯主观的理性概念了。于是,他的所谓“怀时感物”即言志抒情这样一个本来是唯物的命题,也就变为“行笔因调性,成诗为写心”(《无苦吟》)借以“明心见性”的道学观念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