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泽之态,绸缪宛转之度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36:02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37页(856字)

指描写儿女情长的婉约派词风。

胡寅在《题酒边词》里评述苏轼词开创豪放派转变一代词风时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意思说词到苏轼,以“逸怀浩气”的豪放词,取代了五代以来专写儿女情长的婉约词,改变了一代词风。

胡寅的这个评述,表现了相当深刻、正确的文学观点。

他从发展观点上肯定了苏轼开创豪放风格,转变一代词风的历史功绩。苏轼之前的北宋词坛,被晚唐“花间”以来的婉约派占据,许多词家尊为正统去赞扬仿效,影响深广。

苏轼豪放词出,直到南宋也还毁誉不一。李清照在《词论》中讥为“句读不葺之”,陈师道《后山诗话》说“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都取贬抑态度。

就是取褒扬态度的人,也没有肯定历史地位,只限在次要方面,如王灼《碧漫志》说“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格,新天下人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横放杰出,自是曲中缚不住者”。只有胡寅指出来苏轼“一洗”、“摆脱”婉约派而开创“逸怀浩气”豪放派的历史地位,并大力肯定。

胡寅对苏轼转变一代词风的肯定,对词的发展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北宋后期以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

“绮罗香泽”,“绸缪宛转”的婉约词风,写倚红刻翠,显然脱离现实生活。在这种情况下,肯定“登高望远,举首高歌”,使词摆脱婉约词的小圈子,去表现“逸怀浩气”:是有现实意义的。

而南宋以辛弃疾为代表的爱国词人纷纷出现,以及他们在思想内容、题材范围、豪放风格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说明胡寅这一评述的正确。

胡寅论婉约派有片面性。他把柳永视为“舆台”,没有看到柳永的成就和历史地位是不客观的。事实上就在南宋,婉约派也还有象李清照这样优秀词人,一笔抹掉是不符合实际的。

上一篇:学诗如参禅 下一篇:江山之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