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总为情,情生诗歌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4:1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90页(533字)

明代着名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在《耳伯麻姑游序》中,开头便说“世总为情,情生诗歌,而行于神。天下之声音笑貌、大小生死,不出乎是。因以憺荡人意,欢乐舞蹈,悲壮哀感鬼神风雨鸟兽,摇动草木,洞裂金石。其诗之传者,神情合至,或一至焉;一无所至,而必曰传者,亦世所不许也。

予常以此定文章之变,无解者。”这里所说的“诗歌”,实际上是广义的文艺。汤显祖把社会意识形态归结为“理”与“情”两种。社会亦“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但他认为,“理”和“法”皆是人为的,惟有“情”才是天然的。

他认为“性无善无恶,情有之”。

从广义上说,“理”也是“情”的一种表现,因此他说“世总为情”。“情”的外在表现,即“生诗歌”,诗词曲赋之类也。他认为,凡不是由“情”感发出来的文艺是没有生命力的。

汤显祖也正以此为标准去衡量作品的价值。

这些理论是汤显祖“以情抗理”思想在文艺上的表现,是直接与宋明理学的思想相对立的。它体现了城市中新兴市民阶层要求在文艺上表现自己的强烈愿望。封建统治阶级一直是把文艺作为宣传封建礼教的手段,扼杀真“情”的表现。

汤显祖的主张无疑是向这种统治思想进行的一次根本性的冲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