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从己出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45:2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599页(704字)

指创作要有独创精神,要敢于独抒己见。

语出袁宏道《与张幼于》文:“……至于,则不肖聊戏笔耳,信心而出,信口而谈。”“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袁宏道提倡“见从己出”,其基本精神是鞭挞拟古诗文,破除当时社会束缚文学创作的陈腐观念,其论述充溢着蔑视传统、解放思想的气概。他说:“世人喜唐,仆则曰唐无诗;世人喜秦汉,仆则曰秦、汉无文;世人卑宋黜元,仆则曰诗文在宋、元诸大家。”其议论与复古派针锋相对。又说:“昔老子欲死圣人,庄生讥毁孔子,然至今其书不废;荀卿言性恶,亦得与孟子同传。”极力赞扬这些人敢于独抒已见,认为他们能“见从己出,不曾依傍半个古人,所以他顶天立地,今人虽讥讪得,却是废他不得。”同时,他对当时一些复古派痛加指责:“不然粪里嚼查,顺口接屁,倚势欺良,如今苏州投靠家人一般。记得几个烂熟故事,便曰博识;用得几个见成字眼,亦曰骚人;计骗杜工部,囤扎李空同,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以是言诗,安在而不诗哉!”袁宏道提倡“见从己出”其基本精神与他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中流出,不肯下笔”是完全一致的。

他这类话很多,如赞扬李贽的诗文:“先生既见湖,始知一向掇拾陈言,株守俗见,死于古人语下,一段精光,不得披露,至是浩浩然,如鸿毛之遇顺风,巨之纵大壑,能为心师,不师于心,能转古人,不为古转,发为语言,一一从胸襟流出,盖天盖地,如象截流,雷门蛰户,浸浸乎其未有涯也。”在当时,这种敢于独创的精神,对文学创作的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当然,这类论述缺乏精密论证,有的并不准确,正如他自己所说:“不肖恶之深,所以立言亦自有矫枉之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