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谲谏于诙谐,发忠爱于馨艳

书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08 10:51:4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吉林文史出版社《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辞典》第638页(465字)

梁启超对小说艺术特色的论述,见《译印政治小说序》。

梁氏认为“凡人之情莫不惮庄而喜谐谑”,“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靡靡而忘倦”。我国古代小说就是投合人的性情而采取“寓谲谏于诙谐,发忠爱于馨艳”的方式而写成的。梁氏认为这是“善为教者”的做法,这种方式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其“移人之深”,要比“庄言危论”高得多。因为,人们都“厌庄喜谐”,“识字之人”,没有人愿意读经,却“无有不读小说者”,所以,“《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谕,当以小说谕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小说通过“诙谐”、“馨艳”的形式去宣扬“忠爱”,寄寓谲谏之义,就能比经书起到更显着的作用。

“《六经》虽美,不通其义,不识其字,则如明珠夜投,按剑而怒矣。”梁启超指出小说的“诙谐”的特色,实际是指小说具有形象性。他把小说与经书相比,就是把文艺体裁和非文艺体裁相比,在比较中明确了小说作为文学艺术的基本特色,即以形象感人,并进而肯定其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这些见解是很有见地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