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东北人物大辞典

王以哲

书籍:东北人物大辞典 更新时间:2018-11-20 14:09:43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辽宁人民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东北人物大辞典》第674页(1451字)

【生卒】:1896—1937.2.2

【介绍】:

字鼎芳,又名海山,吉林(黑江)宾县人。

中学毕业后弃文学武,充任准尉司务长、少尉排长。1922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步兵科第八期。历任奉军军士教导队排长、连长、营长。

撰写20万言的教材:《步兵操典详解》。

1925年11月,任东北陆军第二十七旅第三十九团上校团长。1926年8月多伦兵变后任第三方面军军团长张学良卫队旅少将旅长。

1928年初卫队旅扩编为东北陆军第十九师,任中将师长,11月缩编为东北陆军步兵第一旅,任中将旅长。任内十分注意部队的爱国主义教育、军风纪教育和文化素养的提高。

1926年三、四方面军联合军团司令部卫队成立学生连,任队长,1928年初改为第十九师学生队,兼任队长,8月改为东北学生队,张学良兼任监督,王兼任教育长,培养下级军官并为上级军校输送人材。1931年5月,东北军改编,纳入国民党军队统一序列,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第七旅旅长。

8月亲赴北平向张学良报告日军活动情况,请求回师御敌。张向蒋介石请示的答复是对日不抵抗。

但在全旅军官会议上虽然由于“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向部属作了传达,但最后还是做出了“见机行事”的决定。“九·一八”事变当天,未在军中,全旅官兵在参谋长赵振藩、六二〇团团长王铁汉领导下实行了“不抵抗的抵抗”,撤往东山咀子,再到山城镇,王以哲半途赶来军中,率队越过南满路抵锦州,开进山海关,驻清河镇休整。王对执行不抵抗命令引为终生奇耻大辱,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仍是从东北军王以哲部第七旅北大营突围战开始的。1932年8月张学良代理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王任第一处(军衡处)处长。

1933年2月,长城抗战张学良组成了华北集团军任总司令,王任东北军第六十七军军长。3月,张学良急令王赶赴前线重任东北军第一〇七师师长。率部转战至滦东,取得了夜袭桃渡之敌的重大胜利。张学良下野出洋,王仍任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驻河北廊房,辖一〇七、一一〇、一一七、一二九四个师。

拒不接受蒋介石调遣“剿共”的乱命,坚守华北阵地,等待张学良回国打回东北老家去,并命令该军参谋处创办《东望》杂志,亲自题词,表示收复东北失地决心。

招收学生组成该军特务大队,以地下共产党员杜长龄为队长,并建立了秘密中共支部。1934年3月张学良任豫鄂皖三省“剿匪”副总司令,奉命率六十七军移驻豫南,军部设潢川,参加“剿共”内战。为训练部队,收复东北,在六十七军中改编一个教导师做为军制改革的标准师。

1935年4月,六十七军奉调开赴陕南,参加西北“剿共”战争,军部设西安,指挥所设洛川。在9月的劳山战役和10月的榆林桥战役中所部均被红军歼灭,给张学良、王以哲和整个东北军以莫大震骇。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由榆林桥战役被俘的高福源团长搭桥,1936年2月到4月间,经过张学良、王以哲与周恩来、李克农的洛川、延安会谈,达成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协议,率先走上了联共抗日的道路。在物资上给红军以援助,并与中共中央和彭德怀建立了秘密电台联系,暗助红军取得了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协助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使张学良王以哲两先生成了新时期联俄联共政策的最先提倡者和最先实行者,王以哲对革命是立了大功的。

1937年“二·二”事件中不幸被东北军内部少壮派军官所杀害。1984年秋,全国政协拨款重修了座落在北京西郊万安公墓中的陵墓,邓颖超题写“爱国将领王以哲烈士之墓”。

1985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与革命烈士称号。

上一篇:王文祥 下一篇:东北人物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