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北京出版社《古谚语辞典》第23页(210字)
稂、莠:都是混在禾苗中的野草。
原指没有杂草。《诗·大雅·大田》:“既坚且好,不稂不莠。”元明时代对富家和平民子弟分别称“郎”“秀”,所以也作“不郎不秀”,比喻不成材,没出息。明·田艺衡《留青日札》三五:“元时称人以郎、官、秀为等第,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是言不高不下也。”《红楼梦》八四:“第一要他自己学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岂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