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
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辽宁大学出版社《语文大辞海》第1138页(1410字)
(一)〈副词〉
1.用在句中,表示动作、行为是有意发生的,可译为“特意”、“故意”等。
①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
《扁鹊见蔡桓公》——过了十天,扁鹊看见桓侯转身就跑。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
②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军官喝醉了酒,吴广故意多次扬言说要逃跑。
③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报刘一丈书》——看门的故意不让他进去,就说出些甜蜜谄媚的话,做出妇人献殷勤的样子,从衣袖里取出银两贿赂他。
2.用在句中,表示事情过去本来怎样,可译为“本来”、“原来”、“原先一样”等。
①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力请客。
《大铁椎传》——宋将军本来就自认为了不起,又想看看大铁锤的所为,于是极力恳求大铁锤。
②此物故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促织》——这东西原来不是陕西的特产,有个华阴县令想要讨好上司,拿一只蟋蟀进献上去。
③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
《柳敬亭传》——柳敬亭钱财几乎用尽了,又贫困得像原先一样。
3.表示事情和过去一样,可译为“依旧”、“仍然”等。
①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升迁官职,依旧不会低于州郡长官的职位。
②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孔雀东南飞》——三天织了五匹布,婆母仍然嫌我做事迟缓。
(二)〈连词〉用在复句中的后分句句首,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所以”、“因此”等。
①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
《赤壁之战》——刘豫州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才逃亡到这里。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石钟山记》——士大夫们始终不肯把小船在夜里停泊在这峭壁之下,因此没有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附〕“故”作名词时,可译为“缘故”、“灾祸”、“旧交”等;作形容词时,可译为“旧”等。
①马无故亡而入胡。《塞翁失马》——马没有缘故地跑到胡人的住地。
②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报刘一丈书》——家乡多灾祸,不能不触动我这远离家乡的人的愁思。
③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旧交?”
④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六国论》——如果一个拥有天下的大国,再重蹈袭六国破败灭亡的旧例,这又在六国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