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协香港分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社团辞典1919-1949》第313页(688字)

全称“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简称“香港文协”,又称“留港文协会员通讯处”。抗战时期建立在香港地区的文艺界统一战线团体。1939年3月26日在香港成立,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会决议,组织部副主任楼适夷以及许地山、戴望舒、欧阳予倩、简又文等筹组。该会的成立,旨在决心“变更过去留港同人们人自为战的方式”,团结所有作家“归趋于全国抗敌文协旗帜之下,在动员国民精神,争取国际同情中扩大文艺的事”。选举楼适夷、许地山、欧阳予倩、戴望舒等9人为干事。设有文艺通讯部、研究部等机构,下设组织股、指导股、编辑股、服务股具体展开工作。分会成立后,响应总会号召,发动文章义卖,要求增加稿酬和开展文艺通讯运动;多次举行文艺通讯竞赛和评奖,举办培养新人的训练班和各种讲演;组织举行多种纪念会、欢迎会、讨论会等,活跃港岛的文学活动。曾就“民族形式问题”和“与抗战无关论”召开大型座谈会,促进了抗战文学与香港本土现实的结合;领导会员对所谓“和平文化运动”开展了大规模声讨,沉重打击了汉奸文人和汉奸文学。香港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港岛文艺界统一战线的形成,标志着抗战文学在香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香港的文学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分会的重要成员有胡危舟、温功义、张东林、寒波、黄绳、杜埃、文俞、袁水拍、冯亦代、蔡磊等人。编辑出版有会报《文艺周刊》,并由会员戴望舒、冯亦代、耳等编辑出版《中国作家》英文版通过香港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抗战文学,起过很大作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为保存力量,在港会员大多返回大陆,香港分会的活动告一段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