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到现在的中国诗坛鸟瞰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四卷歌卷》第392页(819字)

初载于1934年12月15日至1935年3月25日《诗歌季刊》第1卷第1至2期。这是现代诗歌理论批评者站在左翼文学立场上,对“五四”以来的新诗发展所作的较为全面的一篇评论。作者首先指出,“文学反映了社会,而使我们能够把作品与时代潮流密切地关连起来。”因此,他以“某一政治变动到某一政治变动为分期的标准”,把新诗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一、尝试期和形成期(1919——1925上);二、骤盛期或呐喊期(1925下——1927);三、中落期(1928——1931);四、复兴期(1932——1934)。并对各个时期的诗歌潮流和代表作家作了较为详细、系统的评论。作者以反映论的角度来看待诗歌,坚持把革命性、时代性、人民性放在首位。他肯定尝试期的新诗“和政治斗争分不开”、“反对旧礼教”的精神,也指出其“观察只限于皮面,致令没有长久的时代价值”的缺点。对从郭沫若、蒋光慈到殷夫的革命诗人,作者给予热烈的称赞与很高的评价,肯定他们的诗歌在新诗发展史上的主流地位。同时,也中肯地指出他们的缺点是“呐喊多于描写,公式的观念的错误非常厉害”。作者认为中国诗歌会的作品继承了新诗的革命传统,而“更能抓住现实,不象以前的呐喊诗人了”。他们“批判的采用时调歌谣的长处”,更是“打开了一条诗歌大众化的生路”。对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作者对他们“模仿洋化”、“内容空虚”的诗风,作了严厉的批判。指出他们实际是“资本主义方面的代言人”。对后期创造社的“悲哀”与“颓废”,现代派的“神秘”与“虚无”,以及“民族主义文学”“安内攘外”的谬论,作者也都给予了深刻的批判。最后,作者宣告了中国诗歌会的基本观点:“认定诗歌是社会的反映,并是社会的推进物,应有时代意义的”。而其宗旨是“完成中国新诗运动”,“创造大众化的诗歌”。作者认为诗歌“现今唯一的道路是‘写实’,把大时代及他的动向活生生的反映出来。”“这是产生史诗的时代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