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50页(852字)
中药名。
出《名医别录》。别名:白粱粟、粢米、小米、硬粟、籼粟、谷子、寒粟、黄粟、稞子。为禾本科植物粟Setaria italica(L.)Beauv.的种仁。
其储存陈久者名陈粟米。
粟为一年生草木,高60~150厘米。秆直立,粗壮。
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25~60厘米,宽2~3厘米,先端尖长,基部近圆形,下面较秃净,上面粗糙;叶鞘无毛,鞘口处有柔毛;叶舌长1.5~5毫米,具纤毛。顶生圆锥花序穗状,通常下垂,长约20~30厘米,径2~5厘米,穗轴密被细毛;小穗椭圆形,长约3毫米,基部有刚毛1~3条,刚毛通常褐色或浅紫色,稀有绿色,其长约小穗的2~3倍;第一颖卵形,长约为小穗的1/3,3脉;第二颖椭圆形,与不孕小花的外稃等长,5~7脉;不孕小花的外稃椭圆形,结实小花的外稃平凸状椭圆形,长2.5毫米,3脉,表面有皱纹,边缘内卷,包着内稃。
谷粒与第一外稃等长,卵状或圆球状,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与其它小穗部分脱离。夏、秋季开花。我国北方广为栽培。本植物发芽的颖果(粟芽)、种子的加工品(粟糖)亦供药用,各见专条。
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心经。
和中,益肾,除热,解毒。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
陈粟米能止痢,解烦闷。《本草纲目》:“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名医别录》:“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滇南本草》:“主滋阴,养肾气,健脾胃,暖中。治反胃,小儿肝虫,或霍乱吐泻,肚疼痢疾,水泻不止。”《本草拾遗》:“解诸毒,水搅服之;亦主热腹痛,鼻衄,并水煮服之。”内服:煎汤,15~30克;包煎或煮粥。外用:研末撒或熬汁涂。
不可与杏仁同食,同食令人吐泻。①治汤火灼伤:粟米炒焦,投水,澄取汁,煎稠如糖,频涂之。能止痛,灭瘢痕一方半生半炒,研末,酒调敷之(《崔氏纂要方》)。
②治脾胃虚弱,汤饮不下:粟米半升,杵如粉,水和丸如梧子,煮令熟,点少盐,空心和汁吞下(《食医心镜》)。
种子含油,蛋白质等成分。茎含白瑞香甙类,有毒。其甙元有抗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