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番薯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160页(440字)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拾遗》。别名:朱薯、山芋、甘薯、红山药、香薯蓣、红薯、金薯、番茹、土瓜、地瓜、红苕、白薯。为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oea batatas Lam.的块根。番薯,多年生蔓状草质藤本,秃净或稍被毛,有乳汁。

块根白色、黄色、红色或有紫斑。叶卵形至矩圆状卵形,长6~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头形至心形,边近全缘,有角或有缺刻,有时指状深裂。

聚伞花序,腋生,花数朵生于一粗壮的花序柄上;萼深裂,淡绿色,长约1厘米,先端钝,但有小锐尖;花冠漏斗状,长4~5厘米,5短裂,紫红色或白色;雄蕊5;子房2室。蒴果通常少见。

花期冬月。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冬季收采,刨出块根,除去泥土。味甘,性平。

入脾、肾经。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本草纲目拾遗》:“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白皮白肉者,益肺气生津。

煮时加生姜一片,调中与姜枣同功;(同)红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内服:生食或煮食。

外用:捣敷。中满者不宜多食。

上一篇:番泻叶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