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碎米柴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288页(729字)

中药名。

出《本草纲目》。别名:辫子草,八字草,漆大伯,天小豆,通。为豆科植物小叶三点金草Desmodium microphyllum(Thunb.)DC.的全草。草本,平卧。根粗,木质,分枝多。花期5~9月。

生草丛中或灌木林中。分布江西等地。

夏、秋采收。味甘,性平。清热,利湿,解毒。治泌尿系结石,慢性胃炎,慢性气管炎,小儿疳积,痈疽发背,痔疮,漆疮。

《本草纲目》:“主痈疽发背。取叶入敷药用。”内服:煎汤,9~15克(鲜品30~60克)。

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①治痔疮:碎米柴60克。煎水熏洗(《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小儿疳积:小叶三点金草30克,雪见草15克,肝1具。水炖,服汤食肝(《江西草药》)。③治漆疮:碎米柴60克煎水,待温洗患处(《江西民间草药》)。④治毒咬伤:鲜辫子草,捣烂外敷,同时用鲜品30~60克煎服(《云南中草药选》)。⑤治烫伤:小叶三点金草,研细末,麻油(茶油,菜油均可)调和涂搽患处(江西《草药手册》)。现代临床用之治疗慢性气管炎,用碎米柴煎服。

剂量分为3种:30克,45克并加肉30克,新制45克,均加水约1000毫升,密闭煎煮2小时,得煎剂400~500毫升。每日3次分服,10日为1疗程。

含生物碱,三萜皂甙,香豆精,糖类,蛋白质,油脂,挥发油,酸性树脂,鞣质和酚类等成分。

碎米柴浸出物小腹腔注射有明显镇咳作用,灌服时未见有祛痰作用。豚鼠腹腔注射能预防组织胺引起的哮喘发作。可以对抗组织胺或乙酰胆碱引起的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收缩。

在试管内,水浸出物有微弱的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40克/公斤,连续口服14日亚急性半数致死量为55克/公斤。

上一篇:硼砂散 下一篇:中医辞海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