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下册

藏茄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下册》第570页(1014字)

中药名。

见《陕甘宁青中草药选》。为茄科植物唐古特莨菪Anisodus tanguticus(Maxim.)Pascher的根和种子。多年生草本。

分布青海、甘肃、四川、西藏。

根:9~10月采挖,洗去泥沙,除去外皮、须根,切片晒干,研碎,经加工处理后备用。种子:果实成熟时采收。

干燥根呈圆柱形或圆锥形,顶端根茎粗大而短,具纵沟。主根径约3~5.6厘米,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具细根痕。

质坚硬而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淡黄白色或灰棕色,有放射状细小裂隙及同心轮层。粉质,无臭,味苦。种子圆形而稍扁,褐棕色,长3.5~4毫米,宽2.5~3毫米,厚约1.5毫米,表面有疣状突起,脐点处稍向内陷。

无臭,味油样而苦。产西藏。

味苦辛,性温,有毒。镇痛,麻醉,解痉,消肿。内服:配成酊剂、合剂口服。外用:研末调敷。

①治溃疡病,急、慢性胃肠炎,胃肠官能症,胆道蛔虫症,胆石症等引起的疼痛:藏茄根100克,研碎,加入70%酒精适量,按《中国药典》规定(同颠茄酊)制成藏茄酊。每次0.6~1.5毫升,1日量2~4.5毫升。

如配成合剂:藏茄酊60毫升加水至1000毫升。每次10~15毫升,一日2~3次内服(《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②治牙痛:藏茄子,研细。填塞牙洞(《陕甘宁青中草药选》)。

③治疮疖痈疽,无名肿毒:唐古特莨菪适量,研细末,调适量凡士林制成软膏,外敷患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含山莨菪碱。根中尚含樟柳碱、天仙子胺、天仙子碱、红古豆碱、托品碱等生物碱。其中红古豆碱最多,莨菪碱次之,东莨菪碱最少。

植物在开花初期含生物碱最多,此时叶含0.582%,茎含0.587%;初生根含生物碱1.730%,5年生根含1.56%。药理实验表明:①中枢作用:山莨菪碱具阿托品样作用。②末梢作用及毒性:山莨菪碱有明显的外周抗胆碱及解痉作用。对唾液分泌的抑制和扩瞳作用明显弱于阿托品。

对抗或缓解各种有机磷毒剂对小引起的中毒症状,提高有机磷化合物的半数致死量。急性毒性较阿托品低。慢性毒性方面,每日给犬皮下注射山莨菪碱2毫克/千克,在肝肾功能及血象方面均无改变。③体内过程:大鼠试验证明,药物不被胃肠道破坏,口服自胃肠道的“半量消失时间”为3.5小时。

给大鼠静脉注射后,药物迅速从体内消失,其“半衰期”为40分钟。地上部分提得的总碱,作用虽略逊于阿托品,但毒性更较后者为低,可作为阿托品的代用品。

上一篇:藏青果 下一篇:藏府标本药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