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衣不下
书籍:中医辞海中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833页(522字)
妇科病名。
指胎儿娩出后,经过半小时以上胞衣滞留腹内不能自然娩出的病症。出《经效产宝》。又名胞衣不出、息胞、息胎、胎衣不出、胎衣不下、儿衣不出、胞胀不下。
胞衣一般应在胎儿娩出15~30分钟内自行离胞娩出。若历时半小时以后,胞衣仍不能娩出者即为病理现象。多因产妇体质素弱,元气偏虚,或孕期患病,损伤正气,或产程太长,耗气太多,致成胎儿虽已娩出,但终因气虚无力运送胞衣而出;或产时体虚,调摄失宜而感受寒邪,寒邪客于脉中,伤于胞宫则血凝气滞,胞衣不能及时排出,同时产后气虚运血乏力而致血行迟缓,从而加重了血瘀致使胞衣不下。
气虚者临证可见胎儿娩出半小时后,胞衣仍不能自行娩出,阴道流血量多色淡,少腹微胀,按之有块而不痛,面色白,头晕心悸,神疲气短,畏冷喜热,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宜益气养血,方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加参生化汤。
血瘀者临证可见胎儿娩出半小时后,胞衣不能自行娩出,阴道出血甚少或无,血色紫黯,少腹疼痛拒按,面色紫黯,舌质暗,脉沉弦而涩。
治宜活血化瘀,方选古没竭散合失笑散、黑神散、牛膝散。也可用蓖麻仁30克,研细成膏,涂产妇足心,衣下即洗去;若因寒凝血滞胞衣不下者,可用艾叶炒热熨少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