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851页(1063字)

内科病名。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是以小肠为主的肠道急剧坏死与出血性疾病,是与免疫学反应有联系的L型产气荚膜芽孢杆菌感染的一种急性炎症性肠炎。本病起病急,多有病前进食不洁之病史。

夏季发病率最高,10岁以下儿童和20岁以下青年人发病者多。男性为女性的2~3倍。

病情多较凶险,易并发休克、肠麻痹、肠穿孔、严重腹膜炎等。易与许多病相混淆,误诊率高,死亡率高。

本病属祖国医学血证、肠风、脏毒、便血、温病、蓄血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还不明确,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产气荚膜杆菌感染。

产气荚膜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有六型(A、B、C、D、E、F型),均能产生各种不同的毒素,其中C型产气荚膜杆菌感染是本病的主要致病菌,此菌产生的毒素,能引致坏死性肠炎;免疫学因素。

细胞感染后,与肠粘膜损害引起变性的蛋白具有抗原性,使机体免疫活细胞致敏,产生致敏小淋巴细胞聚集到抗原周围与之发生反应,产生一系列活性物质,如淋巴毒因子、炎性因子、转移因子,引起局部炎症和组织坏死。

有的学者认为本病病因是一种变态反应的参与。当胰蛋白酶浓度低下时,活力受抑制,不能消除的毒素,容易引起本病。

临床以腹痛,脐周痛或为左中上腹痛,不放射,呈间歇性阵发性绞痛,逐渐变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为主。呕吐黄水样、咖啡样或血水样内容。腹泻便血,初为粥糜样,渐则为糖水样、色浅黄,12~72小时后出现血便,呈鲜血样、血水样、洗肉水样、赤豆汤样,无里急后重。

伴有周身不适,发热,体温38~39℃,重者40℃以上。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热或久居湿地,风热湿毒,壅塞大肠;或因饮食不节,过食醇厚不洁之物,胃肠积热,下注大肠,灼伤血脉所致。临床上湿热蕴蒸者,症见腹痛腹泻、利下血水粪浊、口渴、汗出、身热。治宜清热利湿、解毒化滞,方选葛根芩连汤合槐花散加减;热毒壅结者,症见发病急骤,腹痛剧烈,利下血水,呕逆恶心,壮热烦渴,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方选大黄牡丹皮汤合小承气汤加减;邪毒壅盛者,症见腹痛剧烈,腹胀腹硬,拒按,呕吐频作,便下血污腥臭,壮热烦渴,甚则神昏谵语。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消痈,方选大黄牡丹汤合黄连解毒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味,神昏者可用紫雪丹。

有报道用桃红解毒承气汤,即大黄、厚朴、枳实、桃仁、红花、连翘、木香、槟榔。治疗效果满意。有用桃核承气汤加减。即桃红、红花、大黄、芒硝、炙甘草、黄连、黄芩、银花、枳实、莱菔子治疗本病。

高热烦躁加犀角、七叶一枝花、蒲公英,湿重者加佩兰、茵陈、薏苡仁,口渴加葛根。收到较好疗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