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疫喉痧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863页(536字)

儿科病症名。

见《烂喉痧辑要》。又名喉痧、丹痧、烂喉丹痧、烂喉痧等。

《秘传烂喉痧活法经验》谓:“有烂喉痧一证,发于冬春之际,不分老幼,遍相传染。发则壮热烦渴,密肌红,宛如锦纹,咽喉肿病,腐烂一团,火热内炽。

”相当现代医学之猩红热。多由时行疫疠之邪毒,从口鼻入于脾胃,热毒攻于咽喉所致。

症见突然发热,咽痛,头痛,呕吐,喉核红肿或溃烂,上有白腐蔓延之假膜,易拭去。1~2天后遍体如猩红,宛如锦纹;分散小粒者为痧,成片如云而头突起者为;如以手指压痧点则消失,手指离后痧点复现。痧点先起于颈项,后胸背、腋下,数小时后蔓延躯干及四肢。两颊皮肤呈现红晕,不见疹点。口唇周围皮肤苍白,称为环口白圈。痧发出则热减,舌苔剥脱,红绛起刺,呈杨梅样舌。

皮疹于起病的第一周末开始按照原出疹顺序消退,皮肤有糠皮样脱屑现象。严重病例,起病急骤,常见直陷心包表现,如昏迷、谵妄、痉厥等。

常规治疗先当辛凉透毒,方用银翘散加减。继宜气营双清,方用清瘟败毒饮加味。邪毒内陷者,治宜清营凉血、泻火解毒,方用清营汤加味,同时宜配合使用安宫黄丸或紫雪丹吞服。此外,应适当配合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本病应隔离、消毒,与本病已有接触的儿童,应口服大青叶、板蓝根等以预防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