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医辞海中册

高脂蛋白血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105页(1116字)

病名。

指血中脂类含量超过正常者。它与动脉粥样性硬化、糖尿病、脂肪肝、肾病等关系十分密切。

尤其在心脑血管病的发病中有重要地位。中医认为其属于“浊阻”“痰湿”“肥胖”“湿热”等范畴。

由于高脂血症与肥胖有关,中医认为嗜食肥甘,饮食不节为主要原因。加之中年以上喜静,活动少,消耗少,也为原因之一。

由于素体脾气不足,运化功能失常,易致湿浊内生,化为痰浊阻遏经络。情志影响使肝气郁结,肝阳上亢,木旺克土,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司,湿浊化痰、蕴热,使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而发病。另外嗜食肥甘、醇酒乳酪,也会湿从内生。本病主要在心、肝、脾、肾。邪实主要表现为湿浊、痰浊与血瘀。西医将本病分为Ⅰ型高脂蛋白血症(高乳糜微粒血症)、Ⅱ型高脂蛋白血症(高β脂蛋白血症)、Ⅲ型高脂蛋白血症(宽β脂蛋白血症)、Ⅳ型高脂蛋白血症(高前β高脂蛋白血症)、Ⅴ型高脂蛋白血症(高前β高脂蛋白血症兼乳糜颗粒血症)。

治疗上多用:①阻止脂质合成或促进脂质代谢药物。②阻止胆固醇或胆酸吸收、促进排泄药。③其他降脂药。中医辨证属湿热郁结者,证见腹部痞满,纳呆呕恶,肢体困重,肌肤或眼睑有黄色斑或结节,尿黄,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以清利湿热。方用消脂汤:生草决明子、荷叶、泽泻、茯苓、菊花、忍冬藤、苡仁、玉米须;属脾虚痰浊者,证见腹胀纳呆,咳嗽有痰,肢体困重,浮肿尿少,大便偏溏,舌苔白腻,舌体胖,脉滑。治以健脾祛痰。方用二陈汤加味;属胃热腑实者,证见形胖体实,大便秘结,消谷善饥,喜食肥甘厚味,口渴欲饮,舌苔黄而厚腻,脉弦有力。治以清热通腑。方用大承气汤加味;属肝郁化火者,证见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头痛头晕,口干咽燥,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治以清肝泻火。方用胆泻肝汤加味;属脾肾两虚者,证见体倦乏力,腰酸腿软,腹胀纳呆,耳鸣眼花,月经失调,尿少浮肿,苔薄白,舌质红,脉沉细。

治以健脾补肾。方用清脂汤:生何首乌、菟丝子、女贞子、仙灵脾、生地、黑芝麻、泽泻;属气滞血瘀者,证见胸闷憋气,胸痛刺痛,痛有定处,动则加剧,苔薄,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治以活血化瘀。方用冠心Ⅱ号方加味:丹参、川芎、郁金、红花、生蒲黄、茺蔚子、大黄。

还可采用针灸的方法,常用穴位有内关、郄门、间使、神门、通里、合谷、曲池、乳根、足三里、丰隆、阳陵泉、太白、三阴交、公孙、太冲、中脘,根据辨证取穴。另外还有一些单方、验方可以选择应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许多中草药有程度不同的降脂作用。如山楂、首乌、泽泻、决明子、大黄、灵芝、杖、银杏叶、梧桐叶、三七、蒲黄、绿豆、蜂胶、褐藻、红花、丹参、水飞蓟素、月见草油、冬青子、茺蔚子、入地龙、剑麻、大麦须根。

上一篇:高思敬 下一篇:高等针灸学讲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