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医辞海中册》第1138页(1836字)
中药名。
见《本草拾遗》。别名:水马。
鰕姑,龙落子,马头鱼。为海龙科动物克氏海马Hippocampus kelloggi Jordan et Snyder刺海马Hippocampus histrix Kaup、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 Leach、日本海马Hippocampus japonicus Kaup除去内脏的全体。
克氏海马:形体侧扁,腹部稍凸出,躯干部呈七棱形,尾部四棱形,为海马中最大的一种。体长30~33厘米。
头冠短小,尖端有5个短小的棘,略向后方弯曲。吻长,呈管状。眼较大,侧位而高,眼间隔小于眼径。微隆起。鼻孔很小,每侧2个,相距甚近,紧位于眼的前方。口小,端位,无牙。
鳃盖凸出,无放射状纹。鳃孔小,位于侧背方。肛门位于躯干第11节的腹侧下方。
体无鳞,完全为骨质环所包,骨质环体部11,尾部39~40;体上各环棱棘短钝呈瘤状。
背鳍长18~19,较发达,位于躯干最后2体环尾部最前2体环的背方。臀鳍4,短小,胸鳍18,短宽,呈扇形。
无腹鳍及尾鳍。各鳍无棘,鳍条均不分枝。
尾端卷曲。全体淡黄色,体侧具白色线状斑点。多栖于深海藻类繁茂处。栖止时,常以尾端缠覆于海藻的茎枝上。
食物主要小型的甲壳动物。分布于广东沿海一带,福建、台湾沿海亦有。
刺海马:体长20~24厘米,头冠不高,尖端具4~5细而尖锐的小棘。
吻细长,呈管状。
吻长大于或等于眶后头长。骨质环体部11,尾部35~36;体上各骨环接结处及头部的小棘特别发达,这是刺海马有别于其它种类的特征。
背鳍长,18;臀鳍4,很小;胸鳍18,短而宽。体为淡黄褐色,背鳍近尖端具1纵裂斑点;臀、胸鳍淡色,体上小棘尖端呈黑色。
分布广东及福建沿海。大海马:体长20~24厘米。
头冠较低,顶端具5个短钝粗棘。吻长恰等于眶后头长。
骨质环状体部11,尾部35~36;头部及体侧有细小暗黑色斑点,且有弥散细小的银白色斑点,背鳍有黑色纵裂斑纹,臀、胸鳍淡色。分布于广东沿海及海南岛。斑海马:体长10~18厘米。头冠短小,顶端5个小突棘。吻管较短,不及头长。骨质环状体部11,尾部40~41;体节1、4、7、11和尾节1、5、9、13、17骨环的背方接结处呈隆起状嵴,背侧方棘也比其它种类大。
背鳍20~21,臀鳍4,胸鳍17~18。体黄褐色乃至黑褐色。
眼上具放射状斑纹,褐色。体侧背方第1、4、7节小棘基部具一大黑斑,是斑海马与其它种类不同之处。
分布福建、广东沿海。日本海马:体长7.6~10厘米。
头冠低小,上具5个短小钝棘。吻部较短,约近头长的。
体侧扁,腹部突出。尾部四棱形,以后渐细,卷曲。
骨质环体部11,尾部37~38;躯干部第1、4、7、11和尾部5、9、10、12体环棱棘特别发达。背鳍16~17,臀鳍4,胸鳍13。体灰褐色,头上、吻部及颊部具不规则的斑纹,体侧亦有不规则斑纹,腹缘黑褐色。分布辽宁、河北、山东、广东沿海。全年均可捕获,以8~9月产量大。捕得后将内脏除去,晒干。
选择大小相似者用红线捆扎成对。商品分为海马和刺海马两类。
另有一种幼体的干燥品,称为海蛆。商品海马分为克氏海马、大海马、斑海马、日本海马的干燥全体。体成长条形,略弯曲或卷曲,长10~25厘米,上部粗而扁方,直径2~3厘米,下部细而方,直径约1厘米,尾端略尖而弯曲。头似马头,具管状长嘴,有1对深陷的眼睛。
表面黄白色或灰棕色,略有光泽,上部具6棱,下部有4棱,密生突起的横纹,边缘有齿、背部有鳍。骨质坚硬,不易折断。
气微腥,味微咸。以个大、色白、体完整者为佳。主产广东、福建及台湾等地。
以广东产量最大。刺海马:为刺海马的干燥全体。形较小,长约20厘米,通体具硬刺,刺长2~4毫米。
其它性状同海马。海蛆:也称小海马。为海马的幼体。形状与海马相似而小。
产地同海马。味甘,性温。
入肝、肾经。补肾壮阳,调气活血。
治阳萎,遗尿,虚喘,难产,癥积,疔疮肿毒。
《本草纲目》:“暖水藏,壮阳道,消癥块,治疔疮肿毒。”内服:煎汤3~9克;或入散剂,0.9~3克。外用:研未撒。
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服。克氏海马的乙醇提取物,可延长正常雌性小鼠的动情期,并使子宫及卵巢重量增加。以小鼠前列腺、精囊、提肛肌的重量作为指标,海马提取液有雄激素样作用,其效力比蛇床子、淫羊藿弱,比蛤蚧强。
克氏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