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蘑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542页(701字)

【名称出处】:《中国的真菌》

【概况】:

基源 为蘑菇科蘑菇属真菌野蘑菇的子实体。

原植物 野蘑菇Agaricus arvensis Schaeff.ex Fr.,又名杂蘑(山西),耕地蘑菰(《福建菌类图鉴》),蘑菇蕈、草地蘑菇(《新华本草纲要》)。

形态 子实体单生;菌盖直径5~20cm,扁半球形,后变平展,表面近白色,干燥,平滑,边缘早期内弯,后平伸;菌肉厚,白色,柔韧;菌褶离生,稠密,早期白色,渐变粉红色,最后呈黑褐色;菌柄长4~12cm,直径1.5~3cm,内实,光滑,上部圆柱形,基部膨大,色与菌盖相同;菌环生柄之上部至中部,大,厚,双层。

孢子光滑,椭圆形,6.6~9.5×5.7~6.6μm;褶缘有不孕细胞。

(图见《中国药用真菌》.223页.图86)

生境与分布 生于草原旷野草丛中。

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山西、青海、新疆、山东等省区。

【化学】:

全体含蘑菇氨酸、维生素B及C。

参考文献 江苏省植物研究所等.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50

【药性】:

性味 微咸,温。

功效 舒筋活络,追风散寒。

主治 手足麻木,腰腿疼痛。

上一篇:野颠茄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