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第2823页(1663字)

【名称出处】:《本草拾遗》

【概况】:

异名 招豆藤(《本草拾遗》),小黄藤(《植物名实图考》),紫金藤(《江苏药材志》)。

基源 为豆科紫藤属植物紫藤的茎和叶片。紫藤属植物全世界10种,中国有7种。

原植物 紫藤Wisteria sinensis Sweet又名朱藤(《梦溪笔谈》),豆藤、黄纤藤(《江西草药手册》)。

历史 本品载《本草拾遗》。

云其:“藤皮着树,从心重重有皮,四月生絮花可爱,长安人亦种之以饰庭池、江东呼为招豆藤、其子作角。”以上描述与本品相符。

形态 攀援灌木。单数羽状复叶;小叶7~13枚,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11cm,宽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嫩时两面及叶柄被白色疏柔毛。

总状花序长15~70cm,下垂;花多数,长2.5~4cm;萼钟状,被疏柔毛;花冠紫色或深紫带白色,长2cm;旗瓣外翻,基部具2枚附属体,翼瓣具耳,骨瓣弯镰状;雄蕊二体;花柱内弯。荚果扁,长圆柱形或条形,长10~20cm,密被黄绒毛。种子1~3粒,扁圆形。花期3~4月,果期9~10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398页.图2526)

生境与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生药】:

采集 夏、秋季采收茎叶。

【化学】:

附 从根茎的己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β-谷甾醇,从乙醇提取物中得到三十烷醇(Triacontanol)、12-羟基三十烷-4,7-二酮(12-Hydroxytriacontan-4,7-dione)、原甾醇B(Protosterol B)以及山柰酚[1]

鲜花挥发油含56种化合物,占油的70.87%,其中有苯甲醛、苯甲醇、2-苯乙醇、异番樱桃酚(Isoeugenol)、芳樟醇、6-乙炔基四氢-2H-吡喃-3-醇、1-辛烯-3-醇、2-氨基苯甲酸、α-金合欢烯(α-Farnesene)、二十三烷等[2]

参考文献 [1] CA 1983;98:194955g [2] CA 1994;120:319433s

【药性】:

性味 ①《本草拾遗》:“甘,微温。有小毒。” ②《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苦,温。有小毒。

功效 止痛,杀虫,和胃解毒,止吐泻。

主治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腹痛,蛲虫病。” ②《新华本草纲要》:“根:咳嗽,水肿,通小便。种子:防腐,恶疮。” ③《本草拾遗》:“主水病。

作煎如糖,下水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g。

使用注意 《全国中草药汇编》:“种子内含氰化合物,用量过大有中毒的可能,虽能治疗蛲虫病,但不宜久服。”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①《江西草药手册》:“治食物中毒,腹痛吐泻,驱除肠寄生虫:紫藤果30g(炒熟),腥草12~15g,醉鱼草根21~24g。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关节炎:紫藤根30g,枸骨根30g,菝葜30g,大活血30g。均为鲜品,水煎兑酒服。”

单方应用 ①《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蛲虫病:紫藤3g,水煎服。” ②《江西草药手册》:“治癔病:紫藤树皮适量作煎剂和糖服。”

上一篇:紫穗槐 下一篇:现代本草纲目下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