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224页(2447字)

【名称出处】:《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概况】:

基源 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野罂粟、黑水罂粟及华罂粟的全草及未成熟果实。

罂粟属全世界约100种;中国有6~7种。

原植物 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又名毛罂粟、山米壳、山罂粟(东北)来汗古丽(维语)。

黑水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spp.amurense N.Busch,又名野大烟花(黑江)。

华罂粟Papaver nudicaule L.ssp.rularo-aurantiacum(DC.)Fedde var.chinense(Regel)Fedde,又名山罂粟(《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藏金莲(《云南植物志》)。

形态 野罂粟为多年生草本。根长锥形;根茎短,有多数叶柄残基。叶具长柄,长约5cm;叶片羽状深裂,两面被伏硬毛;裂片卵形、狭卵形或披针形,有时具羽状缺刻。花葶单一或数条丛生,被硬毛,高25~55cm;萼片2,宽卵形,长1.5~1.7cm,被棕色硬毛;花瓣4,黄色,橘黄色至橘红色,倒卵形,长2.5~3cm,宽2~2.5cm,顶端有微波状缺刻;雄蕊多数,花丝丝状,长约1cm;雌蕊倒卵形,被硬毛,柱头呈辐射状,4~9星状裂。

蒴果倒卵形至长圆形,长0.6~1.5cm,被灰白色刺毛,孔裂。种子细小,多数。花期6~8月,果期7~8月。(图见《东北草本植物志》.第4卷.7页.图4》

生境与分布 生于草地、草甸、干旱山坡及固定沙丘上。

分布于中国东北及内蒙古、山西、宁夏、新疆。原苏联、蒙古也有分布。

黑水罂粟与野罂粟的主要区别为叶基生,具长柄,柄长可达20cm,具伸展的硬毛。

叶片卵形或长卵形,质稍肥厚,羽状深裂,裂片卵形、长卵形至披针形,边缘有不等深度的缺刻,两面有硬毛。

花单一,顶生,花蕾时弯曲,卵形或球形;花瓣4,白色,宽卵形,长2.5~3.2cm,顶端具波状缺刻;雌蕊倒卵形,柱头分裂呈辐射状8~16裂。蒴果近球形,通常无毛。花期6~8月,果期7~8月。生于山野、路旁、石砾地或河岸沙地上。

分布于中国东北、河北、内蒙古。朝鲜、原苏联也有分布。

华罂粟与以上两种的主要区别为叶片纸质,毛较稀疏,卵形或狭卵形,长达8cm,宽达6cm,三出全裂,顶裂片较大,再3深裂,末回裂片卵形,顶端钝圆。花橘黄色。

花期6~8月,果期7~9月。生于海拔1800~3700m的高山草甸、山坡、溪边草地上。

分布于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云南有栽培。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收全草,果实在未发黄时采摘,晒干。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野罂粟果实含有野罂粟碱(Nudicanline)(1)、8,14-二氢,7氧二氢蒂巴因-Φ(8,14-Dihydrosalutaridine-Φ)、异青藤碱(Isosinomenine)、四氢黑龙碱(Tetrahydroamurine)、四氢青风藤碱(Tetrahydrosinoacutine及其异构体;还含黑龙碱(Amurine)[1,2]、Glaucamine、罂粟红碱B(Papaverru bineB)、丽春花定碱、(Rhoeadine)、丽春花吉宁碱(Rhoeagenine)、罂粟红碱D[3]、黑龙灵碱(Amuroline)、黑龙因碱(Amuroine)、黄连碱(Coptisine)、金黄罂粟碱(Nudaurine)[4]及少量皂甙。

黑水罂粟全草含黑龙碱、黄连碱等[4]

华罂粟全草含黑龙碱、黑龙灵碱[4]、黑龙辛甲醚碱(Amurensinine),黑龙辛次甲二氧醚碱(Reframidine)和野罂粟碱、野罂粟醇碱[5,6]

参考文献 [1] Tetrahedron 1969;24:4459 [2] Chem harm Bull 1974;22:583 [3] Dictimary of Alkaloids.Indexes.Chapm an and Hal Ltd.1989:553 [4] 东北草本植物志.第4卷.科学出版社,1980:8 [5] 中草药通讯 1979;(12):8 [6] 中草药 1980;11:481。【药理】:

果实中所含的野罂粟碱有较强的镇咳和平喘作用。

参考文献 中草药通讯 1979;(11):21,(12):8

【药性】:

性味 酸、涩,微寒。

有毒。

功效 止痛,止泻,镇咳。

主治 腹痛,肠炎,腹泻,痢疾,月经痛,头痛,久咳,喘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6g。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孕妇忌服,体虚者慎服。本品服用过量可出现头昏,耳鸣,皮肤出疹,瘙痒,青紫等毒性反应。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肠炎、痢疾:山大烟4.5g,蒲公英9g,委陵菜6g。水煎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