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果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现代本草纲目上卷》第1539页(755字)

【名称出处】:《广州植物志》

【概况】:

基源 为梧桐科刺果藤属植物刺果藤的根。

刺果藤属全世界约有70种;中国有3种,药用者仅1种。

原植物 刺果藤Byttneria aspera Colebr.(Buettnena grandifolia DC.),又名大胶藤(《全国中草药汇编》)。

形态 木质大藤本,幼枝略被短柔毛。

单叶互生;叶柄长2~8cm,被毛;叶片宽卵形、心形或近圆形,长7~23cm,宽5~16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几无毛,下面被白色星状短柔毛;基脉5出。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两性,淡黄白色,内面微紫红色;花萼5片,卵形,长2mm,被短柔毛,顶端急尖;花瓣5片,与萼片互生,顶端2裂并有长形附属体,约与萼片等长;具药的雄蕊5枚,与退化雄蕊互生;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2个,蒴果球形或卵状球形,直径3~4cm,具短而粗的刺,被短柔毛;种子长圆形,长约12mm,成熟时黑色。花期春夏季。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835页.图3399)

生境与分布 生于疏林中或山谷溪旁。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药性】:

性味 涩、微苦,微温。

功效 祛除风湿,舒筋壮骨。

主治 风湿痹痛,产后筋骨痛,腰肌劳损,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鲜根适量,捣烂酒炒敷患处。

上一篇:刺果番荔枝 下一篇:刺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