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胆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三卷》第35页(1537字)
【概况】:
异名 丽江金不换、大苦参(云南)。
基源 为龙胆科黄秦艽属植物黄秦艽的根。黄秦艽属国产2种,1种入药。
原植物 黄秦艽Veratrilla baillonii Franch.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85cm,光滑,基部有枯存的黑褐色残叶。
主根粗壮,黄色,圆锥形。茎直立,粗壮,黄绿色或上部紫色,中空,有细条棱,不分枝。基部叶呈莲座状,具长柄,叶片矩圆状匙形,长5~14cm,宽1.2~2.5cm,先端圆形,其部渐狭,叶脉3~5条,在下面细而明显;叶柄长2~8cm;茎生叶多对,无柄,卵状椭圆形,长3.5~8cm,宽1.3~3.5cm,愈上茎上部叶愈小,先端钝,基部圆形,半抱茎,叶脉3~5条。
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异形,雌株花较少,花序狭窄;雄株花多,花序宽大,密集;花4数;花萼分裂至近基部,萼筒甚短,雌花的萼片长4~5mm,卵状披针形,雄花的萼片长2~2.5mm,线状披针形;花冠黄绿色,有紫色脉纹,冠筒短,裂片矩圆状匙形,先端钝圆,雌花的先端常凹形,基部具2个紫色腺斑;雄蕊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处,雌花的雄蕊退化,长仅0.5mm,雄花的雄蕊发育;子房卵形,花柱柱头小,2裂,长4~5mm,雄花不发育,长仅0.8mm。蒴果卵圆形,长6~7mm;种子近圆形,深褐色,表面具细网纹,周缘具宽翅。
花果期5~8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62卷.320页.图版52∶8-10)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200~4600m山坡草地、灌丛中、高山灌丛草甸。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印度阿萨姆也有分布。
。【化学】:全草含酮类成分:1,3-二羟基-2,7-二甲氧基酮(1,3-Dihydroxy-2,7-dimethoxy xanthone)、1-羟基-2,3,7-三甲氧基酮(1-Hydroxy 2,3,7-trimethoxy xanthone)、1-羟基-2,3;5-三甲氧基酮(1-Hydroxy-2,3,5-trimethoxy xanthone)、1-羟基-2,3,4,5-四甲氧基酮(1-Hydroxy-2,3,4,5-tetramethoxy xanthone)、1,4-二羟基-2,3,7-三甲氧基酮(1,4-Dihydroxy-2,3,7-trimethoxy xanthone)[1]、1,7-二羟基-3、4-二甲氧基酮(1,7-Dihydroxy-3,4-dimethoxy xanthone)、1-羟基-7-O-β-D吡喃葡萄糖基-3,4-二甲氧基酮(1-Hydroxy-7-Oβ-D-glucopyranosyl-3,4-dimethoxy xanthone[1、2]。
参考文献 [1] 云南植物研究 1980;2(4)∶468 [2] 药学学报,1980;15(16)∶625
【药性】:
性味 苦、寒。
有毒。
功效 清热,消炎,解毒,杀虫。
主治 《全国中草药汇编》:“肺热咳敕,阿米巴痢疾,烧伤,黄疸性肝炎,蛔虫病,痈疮肿毒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g。外用:研细末调凡士林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