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北地区卷》第20页(1567字)

位于新疆吐鲁番东南约40公里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阿斯塔那”是维吾尔语“首府”之意,因附近有高昌古城而得名。汉名为“三堡”。“哈拉和卓”,相传是古代维吾尔王国一位大将的名字,死后人们将其生前驻地称为“哈拉和卓”。汉名为“二堡”。古墓群坐落在阿斯塔那村北、哈拉和卓村东,东西长约5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占地10平方公里左右。墓地的时代大约在公元3~8世纪之间。人们说,阿斯塔那一哈拉和卓古墓群是高昌的地下博物馆和历史档案馆。该墓地的发掘,对于研究新疆史,尤其是研究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史,以及揭示晋汉时期新疆同内地的密切关系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一座座采用象征手法建造的墓葬,保存、表现了从晋、北朝到唐代的高昌历史。这些古代墓葬,密密麻麻,或隐或现,究竟有多少,至今尚不清楚。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有关单位、专家陆续清理了西晋至唐大历年间的墓葬近500座,墓主大多是居于此地的汉人和少数汉化的兄弟民族。按古墓群的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变化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晋至十六国时期(3~6世纪)。墓葬形制有斜坡墓道土洞墓、竖井墓道土洞墓两种,一般以木棺为葬具,也有使用梯架式葬具或仅以毡、柴草裹尸者,有的则直接陈尸席上。随葬品以素面灰陶器皿为主,壁画以描写地主庄园生活为内容,墓志甚少见。第二期为麹氏高昌时期(6世纪初~7世纪中)。竖井墓道土洞墓消失,斜坡墓道土洞墓墓道加长,木棺数量锐减。随葬器皿趋于明器化,灰陶器被彩绘陶器所代替,墓内出现大幅伏羲女娲画像,砖志墓志流行,也有用土坯、片石、木板为之者。地面出现家族坟院,墓葬大体依死者辈分及长幼排列,体现了封建的宗法关系。第三期为唐西州时期(7世纪~8世纪中)。墓葬形制与第二期相同,但墓道更长,墓室更大,一些墓室前增置甬道,甬道两壁凿有壁龛。还出现了带天井的前后室墓及刀形墓。常见为陈尸席上。随葬品中,陶俑增多,素面陶器为主,不加烘烧。墓内出现伏羲女娲绢画,还出现有形制较大、文字较长的石质墓志。长安年间以后的墓中,发现一批表现贵族优裕生活的绢画和壁画,多用条幅式屏风,以人物、花鸟为主题。墓葬中出土各种珍贵文物达万件。这些文物包括古代文书、丝毛棉麻织物、墓志、钱币、泥塑木雕俑、木器、陶器、绢画、农作物、瓜果食品等,其中尤以古代文书和精美的丝织品最为珍贵。这些文物为研究新疆地区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吐鲁番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这批汉文文书,是从用以制作纸棺、死者的鞋帽、腰带、枕头及部分佣构件的故纸堆中清理出来的,年代为晋至唐。文书大多残损,其种类有契约、籍帐、官府文书、私人信札、随葬衣物疏和经籍写本等。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既可为史籍作证,又可补史籍之缺欠。文物出版社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对出土的古代汉文书进行了录文、校注,出版了《吐鲁番出土文书》1~10册。随葬品中的丝棉麻毛织物中,尤以丝织品最丰富,锦、绮、绫、绢、缣、纱、罗、刺绣、染缬,无所不有。唐代的丝织品,无论出土数量、花色品种、工艺技术,都在东晋、南北朝之上。表明早在唐代前期,传统经锦及新出现的纬锦即已得到长足发展。唐代中期,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像彩条斜纹经锦人字纹织物和晕絧提花锦,都是前所未见的新品种。出土的丝织品中,染缬占相当大的比例,唐中期墓出土的双丝黄地对鸟花束蜡缬纱、单色绿地狩猎纹蜡缬纱、绛地花云纹蜡缬绢等,图案工致,浸染均匀,均是唐代蜡缬中的精品。古墓群的墓地地势高敞,地下水位在地面20多米以下,而且气候炎热干燥,因此不仅大量珍贵文物得以完好保存,死者尸体也因迅速失水而形成了比埃及金字塔中的“木乃伊”还要珍奇的干尸。有的尸体连眼睫毛和眼缝中显露的黑白眼珠都历历可见,这在世界上也实属罕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