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中南东南地区卷》第53页(531字)

土家族悼念死者、祭奠亡灵的仪典。流行于湘西南部土家族地区。“打廪”,译成汉语则为操演征战军事武功。这是古老的军战葬仪遗存的“活化石”。“打廪”与绕棺、跳丧有某些相同之处。例如,皆在灵堂击鼓、绕棺、跳唱,通宵达旦,但又别具一格,跳唱的全是军旅作战、冲锋陷阵、英勇杀敌之武功。“打廪”前,先制作7张桃木弓箭,置于棺木盖上;砍根约一丈多高的竹竿,竿上捆绑着土家族特制的“烧纸”和“金裱纸”,捆扎的数量,按死者年寿而定;竹竿顶端捆一包茶叶、朱砂、大米,谓之“大令”,意即作战的军旗,插于灵堂门外,布置军战氛围。“打廪”时,可由两人或4人,装扮成阴兵,手执竹弓,在巫师肩扛祖师环刀指挥下,踏着鼓点,跳演起兵将冲锋陷阵的军战舞。击鼓者,敲击擂响三堂小战鼓、三堂大战鼓,敲边抽响拍冲的马鞭,跳者随着鼓点,跳演36堂跑马,72堂破阵;每堂跑马,每堂破阵,阴兵都要将手中竹弓拉响,发出“嗬嗬喂——杀(!)”的呐喊声。在跳演途中,还要犒劳将士,土语谓之“吃嘎斋”。据传,过去阴兵不仅手持弓弹,还持盾牌,故又谓“跳牌”。因盾牌难以制作,因而简化成只执弓弹。此乃先民巴人丧葬时“鼙鼓以道哀,其歌必号,其众必跳”,“白之勇也”的遗风。

上一篇:打勒婆 下一篇:打溜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