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220页(623字)

西南古代族群名。因族类众多,又称“百濮”。商周至汉唐时期,散居于今川、鄂、湘、黔、滇、桂连接地带及滇西南等地,与越、僚及其他民族杂处。其地物产丰富,多产珠玑、象齿、翠羽、短、丹砂等。与中原关系密切,约公元前16世纪,曾以珠玑、翠羽、短狗等方物贡献商汤王朝。公元前11世纪,与庸、蜀、羌、、微、卢等南方民族参加了周武王灭商的牧野之战。曾以丹砂等方物进献周朝称臣。周宣王六年(前822),楚国叔堪因争位而避难于濮,从蛮俗。周恒王十六年(前704),楚武王开拓濮地而有之,成为楚之附庸。因不堪楚国武力压迫,曾起来反抗,被镇压并吞后,逐渐向湘西、川、滇、黔等地迁徙。向川东迁移者,渐融合于僚人中;退居湘西者则与土着民族融合;江汉之濮与楚人融合后,成为汉族的一个组成部分。战国至秦汉,组成夜郎国的种人中,有濮人成分。东汉三国时,永昌郡(今云南大理以西的保山等地)内有闽濮、裸濮。居住在南中诸郡(相当于今四川省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的濮人曾向蜀国贡纳。诸葛亮七擒孟获后,迁濮人数千落于云南部(今云南大理、楚雄等地)、建宁郡(今云南曲靖等地)。唐时,云南西部和西南部有赤口濮、黑僰濮、折腰濮、木棉濮等。一些史家认为,分布在澜沧江以东广大地区的濮人与越人关系密切,他们与近代侗、壮、水、布依、仡佬等族有渊源关系;西南边疆的濮人,与近代佤、德昂、布朗等民族有渊源关系。唐代以后,有关濮人的记载逐渐减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