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控制-嵌人型”经济运行机制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综合卷》第300页(769字)

我国产品经济条件下民族地区经济运行机制。

这种运行机制是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我国开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民族地区缺乏必要的资金、物质技术装备、管理技术干部乃至熟练工人。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地区贫困、落后的面貌,党和国家通过中央控制型的产品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筹集、调度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和物质技术装备,并派遣了大量的管理和技术力量,扶持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但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中,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的逐步发展,这种运行机制的问题日益暴露:1.在高度集权的中央控制型产品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地方经济发展取决于中央的宏观经济决策,这种决策以指令性计划形式下达和贯彻,地方政府及其经济职能部门的责任只是被动地执行国家(或上级)的计划指令,缺乏主动地组织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动作用。

2.在产品经济条件下,国家根据全社会的使用价值投入——产出要求,对不同地区实行的经济分工实质上是产品——使用价值的生产分工。3.国家以计划调拨的方式,从内地、沿海向民族地区调入的主要是各类工业制成品(机械设备、日用品等),而调出的主要是各类原材料、初级产品,从而表现为使用价值的流转-交换关系。

总之,在这种运行机制下,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资金,基本来源于国家投资,因此窒息了自我增殖、积累、发展的动机;其建设步骤乃至项目的安排、实施、产品的分配调拨都由国家决定,因此束缚了自我发展能力;经济要素的增加、生产能力的扩大主要都不是自身生产起来的,因而缺乏自我发展的机能;在价格-价值背离的产品计划价格体制下,原材料、初级产品的价值转移必然形成民族地区经济机能长期持续“出血”状态,从而难以形成自我增殖、积累、扩展的功能。这种运行机制并未带来预期的经济繁荣,相反使民族地区财政依附性日趋强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