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125页(2997字)
【概况】:
异名 淡竹叶(《别录》)。
基源 为禾本科刚竹属植物的叶。刚竹属全世界约50余种,主产亚洲东部;除少数种外,均产中国。
原植物 正品竹叶一般为淡竹Phyllostachys nigra var.henonis(Mitf.)Stapf(P.henryi Rendle),又名甘竹(《广群芳谱》),白竹(江苏),毛金竹(浙江)。另有两种也较广泛地作为竹叶应用:人面竹P.aurea Ca rr.ex A.et C.Riviere,又名竹《纲目》,布袋竹(《台湾植物志》),篌P.nidularia Munro,又名花竹(贵州),枪刀竹(浙江),笔笋竹(广东)。
历史 始载于《别录》,被列为中品,载:“大寒,无毒。主治胸中痰热。欬逆上气。”唐甄权《药性本草》论竹叶:“吐血,热毒风。止消渴。
压丹石毒。”《纲目》论淡竹叶曰:“煎浓汁。漱齿中出血。
洗脱肛不收。”据毕培曦《竹的药用价值初深》一文除论及竹叶的效用外,还称:本草内提到的品种有竹、淡竹、苦竹、和甘竹;但竹未审是那个品种,而Perry(1980)则指甘竹为篌竹(扫把竹)。传统上以淡竹的叶为上,甘竹的叶则次之。”
余项参见“竹茹”条。
。【生药】:采集 随时采鲜者入药。
鉴别 叶狭披针形,长7.5~16cm,宽1~2cm,先端渐尖,基部钝形,叶柄长约5mm,边缘之一侧较平滑,另一侧具小锯齿而粗糙,平行脉,次脉6~8对,小横脉甚显着,叶面深绿色,背面色较淡,基部具微毛。质薄而较脆。气弱,味淡。以色绿、完整、无枝梗者为佳。
。【药性】:性味 甘、淡,寒。
①《别录》:“辛、平,大寒。” ②《药性论》:“甘。” ③《履巉岩本草》:“苦、甘,微寒。” ④《本草正》:“甘、淡,气平、微凉。”
归经 入心、肺、胆、胃经。 ①《滇南本草》:“入肺。”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胃三经。” ③《本草汇言》:“入手太阳经。” ④《药品化义》:“入心、肺、胆三经。”
功效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主治 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 ①《别录》:“主胸中痰热,咳逆上气。” ②《药性论》:“主吐血热毒风,止消渴。” ③《食疗本草》:“主咳逆,消渴,痰饮,喉痹,除烦热。” ④《日华子本草》:“消痰,治热狂烦闷,中风失音不语,壮热,头痛头风,并怀妊人头旋倒地,止惊悸,温疫迷闷,小儿惊痫天吊。” ⑤张元素:“凉心经,益元气,除热,缓脾。” ⑥《纲目》:“煎浓汁,漱齿中出血,洗脱肛不收。” ⑦《本草正》:“退虚热烦躁不眠,止烦渴,生津液,利小水,解喉痹,并小儿风热惊痫。” ⑧《重庆堂随笔》:“内息肝胆之风,外清温暑之热,故有安神止痉之功。” ⑨《本草再新》:“凉心健脾,治吐血、鼻血,聪耳明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2g。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①配生石膏,治肺热咳嗽,气逆不得平卧,口舌生疮,口干渴。
②配竹茹,治胃经湿热泛恶呕吐,心烦,溺少色赤,黄疸。 ③配荷梗,治夏日中暑,身热,胸闷,口渴,小便短赤,或湿热发黄。
④配木通,治热盛心烦,心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尿赤涩痛。
方选和验方 ①竹叶汤(《圣济总录》)治霍乱利后,烦热躁渴,卧不安:浓煮竹叶汁,饮100~200ml。
②竹叶汤(《金匮要略》)治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60g,葛根40g,防风14g,桔梗、甘草各14g,桂枝14g,人参14g,附子(炮)1枚,大枣15枚,生姜60g。上10味,以水适量煮取至1/4,分温3服。温覆使汗出。 ③淡竹叶汤(《奇效良方》)治诸淋:淡竹叶、车前子、大枣、乌豆(炒,去壳)、灯心、甘草各4.5g。
上作1服,用水400ml,煎至7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④导赤散(《医方简义》)治心移热于小肠,口糜,淋痛:淡竹叶6g,木通3g,生甘草2.5g,车前子(炒)9g,生地黄18g。水煎服。 ⑤竹叶玉女煎(《温病条辨》)治妇女温病,经水适来,耳聋,干呕烦渴,脉数,甚则邪陷发痉者:石膏18g,生地黄、麦门冬各12g,知母、牛膝各6g,竹叶9g。
水1200ml,先煎石膏、生地黄,得750ml再入余药,煮成300ml,先服150ml,候6时覆之,病解后停服,不解再服。 ⑥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治精实极,眼视不明,齿焦发落,形衰,通身虚热,甚则脑中痛,烦闷,泄精:生干地黄185g,芍药148g,黄芪、茯苓、泽泻、炙甘草、麦门冬各110g。为末,每服4g,加生姜3片,淡竹叶10片,水煎,不拘时服。
⑦竹叶泻经汤(《原机启微》)治眼目涩痛,视物微昏,内眦按之有脓液流出:柴胡、栀子、羌活、升麻、黄连、大黄、炙甘草各2g,赤芍药、草决明、茯苓、泽泻、车前子各4g,黄芩12g,竹叶10片。水煎,食后服。 ⑧竹叶柳蒡汤(《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治痧疹透发不出,喘嗽,烦闷躁乱,及咽喉肿痛者:西河柳20g,荆芥穗、蝉蜕、薄荷、甘草、知母(蜜炙)各4g,炒牛蒡子、葛根各6g,玄参8g,麦门冬12g,竹叶10片。
甚者加石膏20g,冬米(即晚梗米)10g。水煎服。 ⑨竹叶黄芪汤(《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治痈疽发背,各种疔毒,表里不实,热甚,口干大渴者:人参、生黄芪、煅石膏、制半夏、麦门冬、白芍药、甘草、川芎、当归、黄芩各3g,生地黄8g,竹叶10片。加生姜3片,灯心20根,水煎,食远服。
食疗 淡竹叶粥(《圣惠方》):“治小儿心脏风热,精神恍惚:淡竹叶60g,粳米适量,茵陈15g。作粥食之。
”
。【医药家论述】:①缪希雍《本草经疏》:“阳明客热,则胸中生痰,痰热壅滞,则咳逆上气。竹叶辛寒能解阳明之热结,则痰自消,气自下,而咳逆止矣。仲景治伤寒发热大渴,有竹叶石膏汤,无非假其辛寒散阳明之邪热也。” ②贾所学《药品化义》:“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热,气味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味淡利窍,使心经热血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伤寒虚烦,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又取气清入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凉血分之热,除柏叶不效。” ③黄宫绣《本草求真》:“竹叶据书皆载凉心缓脾,清痰止渴,为治上焦风邪烦热,咳逆喘促,呕哕吐血,一切中风惊痫等症,无非因其轻能解上,辛能散郁,甘能缓脾,凉能入心,寒能疗热故耳。然大要总属清利之品,合以石膏同治,则能解除胃热,而不致烦渴不止。
竹生一年,嫩而有力者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