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诗精华

和子由渑池怀旧(1)

书籍:宋诗精华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宋精华》第255页(1343字)

【原文】: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2)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3)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4)

【原文作者及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历州郡多惠政。卒后追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东坡志林》等。

【译文】:

人生随处飘泊好比什么?正好比那飞行途中的鸿雁,暂时歇息踏着雪地:鸿雁偶然在雪地里留下脚迹,飞走后就不知消息。老和尚已经谢世,犹可见新建的瘗骨佛塔;断垣残壁上,却再也看不到我以前的题诗。子由啊,你还记得当年困顿的情状么:路是那么遥远,人是那么疲惫,我们骑坐的病驴却在声声悲啼。

【集评】:

清·纪昀:“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本色。浑灏不及崔司勋《黄鹤楼》诗,而撒手游行之妙,则不减义山《杜司勋》一首。”

(《纪批苏诗》卷三)

清·方东树:“此诗人所共赏,然余不甚喜,以其流易。”

(《昭昧詹言》卷二十)

清·吴汝纶:“起超隽,后半率。”

(《唐宋诗举要》卷六引)

今·钱钟书:“‘雪泥鸿爪’是苏轼的有名譬喻之一,在宋代就有人称道(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七、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三引《陵阳室中语》),后来变为成语。”

(《宋诗选注》第75页)

今·程千帆:“这篇诗前半盘旋流畅,与白居易《览卢子蒙侍御旧诗,……》一篇相似,但仍然互有短长。白诗将卢、元和自己一再并提,有回环往复之妙,则胜于苏。苏诗比喻新奇,属对工巧,则胜于白。白居易是苏轼素来敬仰的一位前辈,我们不能排除这两篇诗具有直接传承关系的可能性。”

(《古诗今选》第508页)

【总案】:

嘉祐元年(1056),苏轼、苏辙兄弟俩,在父亲苏洵带领下,第一次离蜀赴京应考,路过渑(miǎn免)池(今河南渑池县西),在县中寺庙内借宿,并在主持奉闲和尚居室的壁上题诗。嘉祐六年(1061),苏轼与苏辙在郑州分手后,再次路过渑池。苏辙有《怀渑池寄子瞻兄》诗,苏轼此诗即为和作。诗的前半部分纯为议论,用生动奇特的比喻,表示人生的短暂、不定,犹如偶留痕迹的雪泥鸿爪;后半部分则以叙事为主,以所见所闻所忆来深化“雪泥鸿爪”的感触。全篇圆转流动,一气呵成,为七律名篇。

上一篇:金山寺(1) 下一篇:宋诗精华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