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宋诗精华

寓壶源僧舍三绝(1)(其一、其二)

书籍:宋诗精华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宋精华》第584页(821字)

【原文】:

风檐淅淅褪新青,书展残灯翳复明。(2)

读罢《离骚》还独坐,此时此夜若为情。

闷来掩卷已三更,风露涓涓月满庭。(3)

闲扑流萤冲暗树,危梢点点堕寒星。(4)

【原文作者及介绍】:

吴儆

吴儆(1125-1183),字益恭,初名偁,休宁(今属安徽)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第进士。历朝散郎,广南西路安抚使,知泰州,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谥文肃。有《竹洲集》。

【译文】:

在房檐下淅淅的夜风声中,草木的新青之色正悄悄消褪,秋天即将降临。在暗淡的残灯下,专心致志地展卷夜读,昏眊的双眼竟也看得清楚。读过《离骚》之后寂然独坐,在这沉静的时刻,孤独的夜晚,情感似乎已被深深打动。

郁闷之情涌起难以抑止,掩上书卷才知已是三更天气,清风中凉露滴落,月光满庭,让人倍觉凄清;为消愁解闷,随意扑打流萤,无意中撞上暗影中的树木,顿时点点萤火从高高的树梢上飘落,宛如夜空陨落的颗颗寒星。

【集评】:

今·顾之京:“诗人以光与声反衬暗与静,再以环境的暗与静反衬心情的起伏难平,确是反衬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叠字颇具特色”。

(《宋诗鉴赏辞典》第911页)

【总案】:

诗人以“风檐”、“残灯”、“月露”、“流萤”为素材,构筑成更深夜静读《离骚》的清幽意境,而在清寒静寂的氛围中,读者却可以强烈感受到诗人胸中汹涌激荡的感情波澜。以环境之“静”反衬心境之“动”,手法高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