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果蔬保鲜手册

菠萝黑心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果蔬保鲜手册》第255页(1151字)

黑心病是菠萝北运过程中常见生理病害,主要发生于秋冬的果实。

1.症状

在国外,黑心病指由菠萝果实生长及贮运过程中低温导致的病害,果实外部无症状,但剖开后,紧靠中轴的果肉变褐,甚至变黑,故又称“内部褐变病”。病果通常先小果出现病斑,后褐斑互相连接,色泽渐深,并向果髓发展,最终果髓几乎完全变黑,甚至果肉也部分变黑,而果实外表并无异状,闻之仍具菠萝香味。

2.病因

菠萝黑心病采前或采后、贮运或销售期间均可发生。秋冬收获的菠萝,黑心病果可达10%~20%,有时夏收菠萝也可发生。其病因,国外不少研究者认为主要由低温引起,特别是Smith R.B.H.(1983)经过实验,报道菠萝在25~22℃以下的低温会发生冷害失调症,第一次提出临界温度。以后,Wills L.G.(1986)认为菠萝对黑心病的敏感始于田间,而收获后的环境只是加强了这种敏感性。田间低温可能引起代谢的某些变化,产生一种导致黑心的前体物(Precursor),收获后继以低温(4~8℃)贮运,促使前体物累积。若接着在20℃高温下7d,前体物会转变为毒物,导致黑心。但如果再继续在低温下贮藏,前体物又会停止合并并转变为无毒的化合物。这种毒物,可能是褐色的酚盐化合物。我国谭兴杰等(1989)认为诱导菠萝黑心病的因子,除低温外,还有赤霉素(GA3)。广州地区的夏收菠萝,通常不受低温影响,采后1个月内,一般不出现黑心病,但如果采后用GA3处理,亦会出现黑心病。广西黑心病研究组(1987)年认为Smith和Wills的研究都是用完整果实做实验材料的,无法判定材料本身是否已经带病,也不能直接观察黑心病的发生与发展,更难以排除果实个体差异给实验造成的干扰。所以他们用无病的菠萝果实纵切后进行研究,结果认为菠萝通常极易遭受冷害的温度为5~10℃。在实验条件下,均能发生黑心病。由此说明,低温冷害与菠萝黑心病之间并无因果关系。编者认为,纵切后的果实显然破坏了整体果实采收后的自然后熟过程及其应有的新陈代谢的正常变化。20世纪60~70年代,还有一些学者如Dull G.G.、Leverington K.E.等提出黑心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生理失调症。

3.防治方法

(1)注意采收的菠萝不能放在低于9℃的环境贮运。

(2)在菠萝果实生长期不应使用赤霉素(GA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