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小穴壳属蒂腐病
书籍:果蔬保鲜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果蔬保鲜手册》第258页(884字)
芒果小穴壳属蒂腐病是芒果采后贮藏的重要病害之一,果实感病后,发生腐烂,影响果实的商品性。
1.病原
学名为Dothiorella sp.,种名未定,属于半知菌亚门小穴壳属。
2.症状
黄熟果上主要症状有3种:
(1)蒂腐型。此类型较常见,发生比较严重。发病初期果蒂周围出现水渍状的浅黄褐色病斑。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菌迅速向果身扩展,病健部交界模糊,病果迅速腐烂、流汁,病果皮上出现大量深灰绿色的菌丝体,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病果皮上出现大量的黑色小粒。
(2)皮斑型。此类型的症状与炭疽病症状相似,初时病斑为浅褐色,下凹,圆形,后逐渐扩展,病斑常见轮纹,后期出现小黑粒,潮湿时可见深灰绿色的菌丝体。
(3)端腐型。果实端部发生腐烂,此类型贮藏期较常见。
3.侵染途径
初侵染源来自枯枝、落叶等处,分生孢子在3~5月份雨季借雨水传播到花穗或幼果上,也可从有伤的果柄或果皮侵入。此病有较长潜伏期。
4.发病条件
(1)温、湿度。发病的最适温度为25~30℃。在常温贮藏状况下,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装,袋内湿度大,果实从发病到全果腐烂仅需3~5d。
(2)台风雨。台风雨极易扭伤果柄或擦伤果皮,病原孢子易从伤口侵入。
5.防治方法
可参考芒果球二胞蒂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