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急诊影像诊断手册》第88页(1470字)

肝脓肿根据病原可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性肝脓肿,以后者略为多见。细菌性肝脓肿大多与胆道感染有关,也可由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经血行传播发病或肝外伤及腹腔内邻近脏器感染直接细菌侵入所致,发病多较急,病情较重,中毒症状明显,血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比例明显增加,但由于目前广谱抗菌素的普遍应用,部分细菌性肝脓肿病例临床表现很不典型。阿米巴性肝脓肿是由于寄生于结肠的阿米巴原虫经结肠溃疡或糜烂侵入小静脉后随门静脉血流进入肝脏引起,因此临床上常有阿米巴痢疾史,一般起病缓慢,症状轻微。

病理上肝脓肿可单发或多发,阿米巴性肝脓肿常为单发,脓肿多位于肝右叶,与右叶体积大及血供丰富有关。早期肝脓肿尚未形成,以炎症渗出为主,边缘分界不清,逐渐炎症组织坏死液化,病灶组织边缘发生肉芽组织增生形成脓肿壁,与正常肝脏组织分界逐渐清晰,部分脓肿壁外还有一炎症细胞渗出带。时间越长,脓肿壁越明显,内缘越光整。位于肝脏边缘的较大脓肿可破入腹腔引起腹腔脓肿,少数可穿破横膈引起脓胸、肺脓肿和肝支气管瘘,脓肿还可破入胃肠道引起胃肠道感染。

【X线诊断】

较小脓肿的X线摄片可无阳性发现,脓肿较大时可引起右膈抬高或局限性膈隆凸,膈肌运动减弱,肝下缘向下增大可致十二指肠和结肠肝曲向下移位。多数患者有轻微胸膜反应使肋膈角变钝或有少量胸腔积液,右肺下部可出现一些反应性炎症或盘状肺不张,如合并产气菌感染,腹腔内可见气体或气液面。

【超声诊断】

典型肝脓肿声像图表现为大片液性暗区,脓肿边缘较厚而不甚规则,内有散在细小光点,移动探头可显示脓肿呈球形。一般时间较久的脓肿形态规则,内壁光整,也可见多房性脓肿。在肝脓肿尚未充分液化时,可表现为大片边界不清的低回声区,易与实质性病变混淆,当肝脓肿出现液化但未完全形成脓肿时,液性无回声区不典型,应与肝肿瘤坏死鉴别,需结合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

【CT与MRI诊断】

CT及MRI均能客观显示肝脓肿的病理改变。CT和MRI的T1加权像非常相似,一般肝脓肿呈圆形或卵圆形低密度或低信号区,边界较清,其密度或信号接近于水,周围有一层厚薄不均、密度或信号略低于肝组织的环形脓肿壁,此脓肿壁在增强后CT扫描或T1加权像上均可见强化改变,代表增生的肉芽组织已将脓肿局限化,有些病人此环形壁的外侧还可见一水肿带,呈所谓“双靶征”,T2加权像上脓肿腔呈高信号,其中心信号常更高,脓肿壁一般呈中等信号,高于肝实质。脓肿腔可呈多腔结构,内有分隔。部分脓肿腔内有气体及气液平面。

【鉴别诊断】

肝脓肿尚未充分液化时,与肝实质性病变如肝癌、血管瘤等易于混淆。肝癌坏死区一般仅占肿瘤的一小部分,形态不规则,密度或信号很不均匀,增强扫描呈不规则强化而与脓肿环形强化不同,亦少有“双靶征”等表现。选择性肝动脉造影是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可以显示肿瘤血管、动脉拉直移位、肿瘤染色、充盈缺损区等征象。肝血管瘤依据CT增强后延时扫描的“充填”现象和MRI的T2加权像上特有的信号变化规律不难鉴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