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急诊影像诊断手册》第137页(3945字)
本小节所述脑出血指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出血,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绝大多数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有关,故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高血压致脑实质内的小穿支动脉发生变性、坏死,并伴微型动脉瘤形成,在血压骤升时造成小动脉破裂出血而形成脑内血肿,以基底节区及丘脑多见。脑血管畸型、动脉瘤等血管性病变发生出血为第二大病因,其他尚有颅内肿瘤伴发出血、出血性脑梗塞、脑血管淀粉样变伴发出血、早产儿颅内出血等。临床上起病急骤,头痛剧烈,神经功能障碍,迅速达到高峰,严重者神志昏迷,伴有局灶性功能障碍表现及颅内高压症候群。
病理上脑出血可分为三期。①急性期(血肿形成期):发病1周内。出血仅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即稳定,3小时内血肿周围尚无脑水肿,之后因血脑屏障破坏而出现脑水肿,以2~4天为重。较大血肿可出现占位效应,血肿可破入脑室,但一般不进入脑池。②吸收期:第二周至两个月末,红细胞逐渐溶解,血色素、坏死组织与囊变液被吞噬,肉芽组织增生,血肿逐渐吸收,水肿与占位效应逐渐消退。③囊腔形成期,从第三个月开始,血肿产生囊变和液化,主要由低蛋白的囊液组成,最后形成缝状残腔。
【CT诊断】
急性期出血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高密度,密度均匀,CT值与主动脉相似或略高,与脑组织分界清楚,周围水肿呈放射状指向周围白质区,较大血肿有明显占位效应,周围脑组织受压推移,中线结构偏位。血肿可破入脑室,形成脑室内积血。增强后通常不强化。吸收期时,血肿逐渐从高密度变为等密度或低密度,体积缩小,水肿及占位效应消退,增强后出现血肿周围环状强化,1月后强化减弱并逐渐消失。囊腔形成期时部分血肿变为囊性低密度,最后裂缝状残腔可长期存在。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于基底节区及丘脑,多由于情绪激动等诱因刺激下血压急骤升高造成小动脉破裂出血,CT表现同上述典型表现。
动脉瘤伴发的脑出血多发生于蝶鞍区,大多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还可破入脑室,除了以上血肿的表现外,CT常可显示动脉瘤本身的病变特点,动脉瘤以囊状多见,CT可表现为:①无血栓薄壁动脉瘤:呈圆形或卵圆形等密度或高密度影,周围脑池扩大,增强后瘤体呈明显均一性腔内强化。小于10mm者不易显示。②部分血栓性动脉瘤:多较大,壁厚,常有钙化。增强后瘤壁有强化,血栓部分不强化,血流通畅区强化,呈靶征或牛眼征。③完全性血栓性动脉瘤:瘤壁厚而有钙化,呈连续或不连续弧形环状高密度影,可呈环状强化,血栓内可见层状结构高密度环影,瘤腔内不强化。梭形动脉瘤多见于基底动脉,呈梭形,基底动脉扩张迂曲,重者呈曲线状钙化,可向桥脑小脑角池扩延,增强后有强化,甚至类似肿瘤等圆形强化灶。
动静脉畸形(AVM)伴发出血多见中青年,约90%的AVM位于幕上,主要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畸形血管破裂时常引起出血,在AVM病灶周围或其中发生血肿,部位多较表浅,以额、顶、枕叶多见,CT平扫可显示脑叶出血表现,可伴蛛网膜下腔出血,部分病人可见斑点状、球状或曲线状钙化及匍行状迂曲扩张的异常血管。增强扫描约96%有强化反应,强化血管呈管状、蚯蚓状或结节状,可见与正常血管相连,血管外结构强化为弥漫性楔形或卵圆形。
脑肿瘤出血主要发生在转移瘤,发病率依次为黑色素瘤、肾上腺瘤、支气管肺癌、绒毛膜上皮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颅内原发肿瘤出血的发生率约为1%~4%,以垂体瘤出血最多,其次为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在受到牵拉、挤压时易于破裂出血,多发生于肿瘤中心,血肿多较小,但脑组织水肿明显,出血可破入肿瘤坏死腔内,也可伴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增强后见血肿不强化,肿瘤组织可呈不同形态强化表现。
出血性脑梗塞中的血肿多继发于大片脑叶梗塞后,多呈斑片状或点状,且常见多发,常无真正的血肿中心,CT上表现为在大片状低密度梗塞灶中的点片状高密度病灶。
【MRI诊断】
中低场强(小于0.5T)条件下,急性期血肿(小于7天)T1加权像上与脑实质呈等信号或血肿边缘部分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上信号变化较复杂,一般3天内的血肿呈等信号,3天后可呈低信号。之后信号逐渐增强,亚急性期(8~30天)与慢性期(大于1月)血肿在所有的序列中均呈高信号,但信号变化上常有从边缘向中心发展的规律。
在高场强(0.5~2.0T)条件下脑内血肿按时相可分为5期12个阶段。
超急性期(小于24小时) ①Ⅰ阶段(3小时之内):呈长T1信号,质子密度加权像上呈略高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无脑水肿。②Ⅱ阶段(3~6小时):各脉冲序列血肿均呈高信号,血肿周围出现轻度脑水肿。③Ⅲ阶段(6~24小时):各成像序列上可呈等信号,并出现中度脑水肿。
急性期(第2~7天) ①Ⅰ阶段(2~3天):T1与质子密度加权像上呈等或略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并伴重度脑水肿。②Ⅱ阶段(3~4天):呈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及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质子密度加权像上呈等或略高信号,伴重度脑水肿。③Ⅲ阶段(5~7天):呈短T1信号及短T2信号改变,质子密度加权像上呈等信号,脑水肿变为中度。
亚急性期(第8~30天) ①Ⅰ阶段(8~15天):血肿周围部分为T1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厚环,中心为T1加权像上呈低或等信号,质子密度加权像上周围为等或略高信号厚环,中心为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周围为略低信号厚环,中心为更低信号,脑水肿变为轻度。②Ⅱ阶段(16~30天):各成像序列中均逐渐变成高信号,脑水肿从轻度至消失。
慢性期(1月末至2月末) 血肿在所有成像序列中均呈高信号,其周围包绕一含铁血黄素沉积环形成的低信号环。
残腔期(3个月至数年) ①Ⅰ阶段(第3月至4月末):为血肿囊变期,T1和T2时间均延长,故在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②Ⅱ阶段(第5月至1年):残腔在所有序列中均呈索条状高信号,周边为含铁血黄素沉积的低信号。③Ⅲ阶段(1年以后):残腔主要为含铁血黄素沉积,故所有成像序列均呈低信号。
MRI诊断继发出血非常有效,如动脉瘤伴出血时除可显示血肿外,动脉瘤本身的表现常颇具特征性,囊状动脉瘤表现为:①无血栓薄壁动脉瘤:瘤体呈流空效应的圆形无信号影。②部分血栓性动脉瘤:呈同心圆状分层混杂信号,无钙化血栓呈高信号。③完全性血栓性动脉瘤:可呈混杂信号。MRA可直接显示较大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梭形动脉瘤MRI上常表现为无信号的迂曲扩张影,可伴功能性脑积水。
AVM伴出血时其病变本身MRI表现如下:①所有成像序列上均呈特征性无信号而迂曲成团的血管影,呈葡萄状或蜂窝状。畸形血管内慢速流动的血液可呈长T1信号及长T2信号。注射GdDTPA血管结构显影更清晰。②AVM内血栓形成时,T1及T2加权像上均呈低信号,病灶内间有等信号或高信号区。③MRA能直接显示AVM全貌,供血动脉、迂曲血管团、引流静脉均呈清晰的高信号,效果与DSA相似。④MRI可对常规与DSA血管造影不能显示的隐性AVM做出定性诊断。⑤AVM周围的胶质增生及囊变区呈长T1低信号及长T2高信号。⑥AVM周围的脑组织伴局限性脑萎缩,反复出血者可伴交通性脑积水。⑦可显示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肿瘤出血也符合脑内血肿的信号演变规律,但有以下差异:①瘤内出血MRI信号演变时间较脑内血肿迟。②脑内血肿高信号先出现于血肿边缘,而肿瘤出血先发生于瘤体中心。③脑内血肿MRI信号演变很有规律,而肿瘤内因反复出血而常呈混杂信号改变。④脑内血肿慢性期与残腔期周边有明显的含铁血黄素沉积的低信号环,而肿瘤出血此征不明显,甚至缺如。⑤脑内血肿亚急性期与慢性期一般脑水肿很轻微或无,肿瘤出血周围可见明显指状脑水肿。
【血管造影与DSA诊断】
脑出血时行脑血管造影不但可以显示血肿占位所致的血管推移征象,而且可显示出血的原因,由于血管造影一般在病情稳定后进行,故其主要意义在于寻找出血病因。
动脉瘤时脑血管造影可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颈的宽度及与邻近血管的关系,但由于动脉瘤内常有血栓存在,不易显示与分析动脉瘤的内部结构。
血管造影和DSA是诊断AVM最可靠的方法。动脉期主要表现为异常缠绕血管团的典型征象,常呈楔形,尖端伸向脑深部。异常粗大的近端供血动脉及远端引流静脉呈特征性短路现象。因血液分流使周边脑动脉显影不佳。AVM病灶本身多无占位效应,伴发的血肿可致占位改变。